丝状真菌的分类和临床意义.doc

丝状真菌的分类和临床意义.doc

ID:56486418

大小:27.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6-24

丝状真菌的分类和临床意义.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丝状真菌的分类和临床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丝状真菌的分类和临床意义(一)分类曲霉(Aspergillus)种类很多,达900余种,其中大多数曲霉只发现了无性阶段,它们归属于半知菌亚门、半知菌纲、念珠菌目、念珠菌科、曲霉菌属,少数菌种具有有性阶段,它们归属于子囊菌门、子囊菌纲、散囊菌目、散囊菌科。常见的曲霉包括烟曲霉、黄曲霉和黑曲霉。毛霉主要是毛霉科,毛霉科中的根霉属(Rhizopus)、梨头霉属(Absidia)、毛霉属(Mucor)、根毛霉属(Rhizomucor)是常引起毛霉病的菌,其中以根霉属最为常见,尤其是少根根霉(RhizopusarrizusFisher18

2、92)和米根霉(RhizopusoryzaeWentetprinsenGeerlings1895)两种最多见。镰刀菌属(Fusarium)又称镰孢霉属,目前属内含有20多个种,常见引起人类感染的镰刀菌主要有茄病镰刀菌(F.solani)、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层生镰刀菌(F.poliferatum)、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等。(二)临床意义曲霉是条件致病菌,到目前为止,20~30种可导致人类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烟曲霉、黄曲霉和黑曲霉。正常人体对曲霉有极强免

3、疫力,只有在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才能致病,如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尤其是AIDS等可诱发曲霉病。此外,现已有动物试验证明曲霉产生的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有致癌作用,黄曲霉毒素可能与人类原发性肝癌发生有关。毛霉可致毛霉病,本病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极高的系统性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染,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自血病、长期应用化疗、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患者最易感染。临床上常见的有眼眶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毛霉病。此外还可发生于肺部、胃肠道、皮肤等处。由于毛霉病发病急、进展快,疾病的

4、诊断常在病死后尸检才明确。镰刀菌生态适应性强,属于兼寄生或腐生生活。镰刀菌可引起眼内炎、角膜炎、溃疡、甲真菌病、皮肤感染、脓皮病、关节炎、肺炎部感染、心内膜炎、脑脓肿和真菌血症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