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评估(二)答案.ppt

单元质量评估(二)答案.ppt

ID:56568082

大小:261.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6-28

单元质量评估(二)答案.ppt_第1页
单元质量评估(二)答案.ppt_第2页
单元质量评估(二)答案.ppt_第3页
单元质量评估(二)答案.ppt_第4页
单元质量评估(二)答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元质量评估(二)答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解析】1选D,2选B。该题组主要考查岩石的分类与判断,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题,三大类岩石中,具有明显层理结构的是层层堆积、固结成岩后的沉积岩。第2题,四类地貌所对应的营造力分别是石林——水蚀,沙丘——风力堆积,海蚀柱——海浪侵蚀,V形谷——流水侵蚀。3、4超纲,可理解【解析】3选B,4选C。景观图甲是喀斯特地区的石林,乙是石英砂岩地区形成的峰林,景观的区别虽然不大,但岩性有较大差异。第3题,甲地景观判断准确便可作答,可利用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和图中并不存在奇松、椰林、冰川等信息做出选择。第4题,甲处地貌主要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受到水的溶蚀和冲

2、刷而形成的。乙处地貌是砂岩受到流水侵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5、6【解析】5选C,6选D。第5题,根据六大板块的分布可知,冰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第6题,该岛常年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季温和,夏季凉爽。7、8【解析】7选D,8选C。第7题,甲处有明显的断裂面存在,因而为断层;又因甲相对于左侧的岩体呈下沉运动,所以为地堑。第8题,图中a处于背斜上,b处于向斜上,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向斜中往往含有煤、铁等矿产资源,也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处是泉水出露的位置。9、10【解析】9选B,10选C。第9题,地质作用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3、其共同作用使地球表面变得复杂多样,即使有陨石坑,在漫长的地质作用下,隆起抬升,再削高填洼,沧海桑田变化,陨石坑也就不复存在了。第10题,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直扣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即可,其关键点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云层覆盖,反射太阳光,会降低地表温度,减弱地表水分的蒸发;同时,地表温度降低,气流上升程度减弱,大气对流减弱;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把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逆辐射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云层在阻挡可见光的同时,也减少了到达地面的紫外线。11【解析】选B。大气的保温效应可简单地用下面的关系式来表示:太

4、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补偿保温。12、13、14【解析】12选C,13选C,14选B。第12题,由图知,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信风带,它们交替控制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第13题,④带为西风带,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第14题,⑤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冬季,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A、C、D都发生在夏季。15【解析】选A。a、b两支流相遇,a气流向上爬升,说明其暖而轻,应该来自较低纬度。再根据基础知识,60°附近中纬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中纬西风暖而轻,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上,形成锋面,由此可见a气

5、流是中纬西风,b气流是极地东风。16、17、18【解析】16选A,17选D,18选B。第16题,由图中锋面示意图可判断此锋面为暖锋,而此区位于北半球,根据图示方向可判断m地风向应为西南风,即选项A正确。第17题,暖锋降水在锋前,锋后被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图中m地处于锋后,n地在锋前,故m地晴,n地有雨。故D选项正确。第18题,暖锋过境时往往带来阴雨天气,过境后则n地被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故B选项正确。【解析】19选D,20选C,21选A。本题组主要以示意图的形式考查降水的类型、对水循环和季风环流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等温线

6、图的判读能力。第19题,锋面雨为冷暖空气相遇形成的降水,对流雨为空气对流运动产生的降水,台风雨是台风带来的降水,地形雨为受地形阻挡,气流上升而形成的降水。第20题,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陆地降水—陆地径流输送;海上内循环是海洋水蒸发、海洋上降水;冬季风环流是大陆风吹向海洋,夏季风环流则相反。第21题,根据等温线数值向北增大,判定为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表明陆地比同纬度海洋温度低,为冬季,7月是南半球冬季月份的代表。22、23【解析】22选A,23选C。第22题,读表可知,甲、乙、丙三地出现阴雨、降温天气,是冷锋过

7、境,甲地2日气温已明显下降,位于锋后。a图符合题目要求。第23题,3月2日丙地气温最高,3月3日丙地气温大幅度下降,说明3月2日丙地受暖气团控制。24、25、【解析】24选B,25选C。第24题,蒸腾作用减弱,可能是由破坏植被所致,引发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增加。第25题,在四选项中,涵养水源、滞纳水体最不明显的是修建梯田。26图片26答案:(1)岩浆变质沉积(2)①—上升冷却凝固②—固结成岩③—变质作用④—高温熔化(3)向斜山岭(4)上升(5)C【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和地质构造的判读。第(1)、(2)题,结合示意图可知①为岩浆上

8、升冷却凝固形成a、b岩浆岩,②为固结成岩作用,使沉积物形成沉积岩d,③为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c,④为高温熔化作用。第(3)题,甲地岩层向下弯曲可判断为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