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训练: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_含解析.doc

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训练: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_含解析.doc

ID:56633557

大小:304.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6-30

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训练: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_含解析.doc_第1页
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训练: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_含解析.doc_第2页
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训练: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_含解析.doc_第3页
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训练: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_含解析.doc_第4页
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训练: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_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训练: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_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2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在酿酒、酿醋、制作腐乳和酸奶过程中都要涉及各种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酿酒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先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然后再进行酒精发酵。检测酒精的原理是: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________色。(2)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为________。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为________。(3)在臭豆腐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等,在此过程中,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_________

2、_。(4)民间制作腐乳时,豆腐块上生长的微生物,在制作时一般要加盐、酒,若加入的酒精浓度(含量)过低,会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5)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用水封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欲检测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使用检测试剂后颜色变为__________。2.(2014年海南卷)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腌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腌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3、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腌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①标准管的制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③将每个____________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________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4、2)下图表示的是泡菜中________________趋势。(3)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__________(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3.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纤维质原料生产的乙醇,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下图为生产燃料乙醇的简要流程图,请据图回答:(1)微生物A能分泌纤维素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______分解成葡萄糖。(2)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__________四类,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微生物A,应采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图中②过程常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此时其细胞呼吸类型是__________。(4)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计数板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______________法进行计数。某同学用0.1mL稀释液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平板中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26,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是______________个。4.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请回答:(1)在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

6、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______________。(2)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__________指示剂,这是因为Hp含有__________,它能以尿素作为氮源;若有Hp,则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________色环带。(3)步骤X表示__________。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____________到培养基平面上。菌液稀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________菌落。(4)临床上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是Hp能将14C标记的____________分解为NH3和1

7、4CO2。5.(2016届河南平顶山二模)纤维素酶的成本能否下降,是能否实现乙醇工业化生产的关键因素。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1)培养纤维素酶分解菌的土样最好选择在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采集。(2)以下是一种培养基配方:纤维素5g、NaNO31g、Na2HPO4·7H2O1.2g、KH2PO40.9g、MgSO4·7H2O0.5g、KCl0.5g、酵母膏0.5g、水解酪素0.5g(蒸馏水定容到1000mL)。该培养

8、基能够增加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其原理是培养基中__________是主要碳源,有利于纤维素分解菌生长,同时抑制其他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