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和言》.doc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和言》.doc

ID:56673851

大小:23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7-04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和言》.doc_第1页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和言》.doc_第2页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和言》.doc_第3页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和言》.doc_第4页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和言》.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和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甲骨文字研究上册沫若手书中华民国二十年五月印刷中华民国二十年五月刻版发行所大东书局甲骨文字第十二释郭沫若譔述释和言说文“和”、“龢”异字。“和”在“口”部,曰:“相应也,从口禾声”。“龢”在“龠”部,曰:“调也,以龠禾声,读与和同”,“是许以唱和为‘和’”以调和为‘龢’。然古经传中二者实通用无别,今则“龢”废而“和”行,疑“和”“龢”本古今字,许特强为之别耳。卜辞中有“龢”字,文曰:“贞甲龢罪唐”(前二卷四五叶二片)。罗释“龢”谓“从龠者”是矣。案“龠”字《说文》以为“从品侖,侖理也”,然考之古金文,如克鼎之“锡女史小臣龠鼓钟”作龠。而从龠之龢字,如王遣诸钟【氵允】儿钟子璋钟公班

2、钟之作,钟之作,鲁钟之作,虢叔钟之作,君妇壶之作,字均不从品龠。谛观之,实乃从“”象形,象形者象编管之形也。金文之作若者,实示管头之空,示此为编管而非编简,盖正与从“”册之龠字有别,诗书反以龠理释之,大悖古意矣。龠字既象编管,与汉,以后人释龠之义亦大有别。后人均以为单独之乐管注似笛,然或以为三孔,(说文解字,玄《周礼·笙师》《礼记·少仪·明堂位注》,郭璞《尔雅·释乐注》)或以为六孔(《毛诗》邶风简兮“左手执籥”传)或以为七孔(《广雅》Word文档`)是皆未见古器之实状而悬擬之耳。形之相悖如彼,说只参差复如此,故置汉人龠之似笛之说全不可信。《尔雅·释乐》云“大籥谓之产,其中谓之仲,小

3、者谓之箹”,而《说文》“籁”字注云“籁,三孔龠也,大者谓之笙,其中谓之籁,小者谓之箹”,是则龠之与籁是一非二。庄子《齐物论》云“人籁则比竹是矣”,籁为比竹,与龠之字,形正相一致。许知籁龠为一而不知龠。故以“三孔龠”释籁,其误与龠下注云“乐之竹管,三孔”者正同。知龠、籁为比竹则知其大者自当为笙,《尔雅》“产”字盖形而讹,不则当因后人不识龠而妄改者也。(仲籁之异其理亦同,盖后人以籁为箫疑中龠名籁与龠不合也。)知此则诗简兮“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而后方可说明,诗之意,殆言万舞者,以乐器自为节奏,右手秉翟而舞,左手持籥而吹,龠而果似笛。或乃六孔七孔则双手不能成节奏,而左(右?)手尤不能也。

4、疑三孔之说即为调和此诗而生,盖三孔则左手勉强可能也,然《说文》于笛,字注下云“羌笛三孔”,则知中国古无三孔之笛,今之龠本比竹,于诗之义乃豁然贯通。盖比竹如今之口琴。双手优能吹之,在狂舞之时,舞者自吹此单纯之乐器,节奏亦容易构成,(向?)非笛之比矣。故此诗于此(讁?)可为互证,盖由龠始得解诗,亦可以知龠也。知龠则知龢,龢之本义必当为乐器,由乐声之谐始能引出调义,由乐声之共鸣始能引伸出相应义,亦由(犹)乐字之本为琴(罗说,“象丝附木上,其加白者乃象调丝之器”案即琴矣。)乃引伸而为“音乐”之“乐”与“和乐”之“乐”Word文档`也,引申之义行而本义转废,后人只知有“音乐”、“和乐”之“乐

5、”而不知有琴弦之象,亦仅知有“调和”、“应和”之“和”而不知“龢”之为何物矣。然“龢”固乐器名也,《尔雅》云“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说文》“笙”字下亦引此)。此即龢之本义矣。当以龢为正字,和乃后起字。字之从龠,正表彰其为笙,故此亦正可为互证。盖由乐可以知龢,由龢亦可以返知龠也。由上数项之推证,可知龠当为编管之乐器,其形转与汉人所称之箫相类。《周礼·春官·小师》掌教箫管,注云“箫编小竹管,如今之卖饴餳所吹者”《周颂·有瞽·笺》亦同。许书于箫亦注云:“参差管乐,象凤之翼。”说此与笙籁无别矣。惟可异者汉人之箫与今制不同,今人之箫为单管。说者谓由排箫至单箫之变当在隋唐之际,此事尚未深

6、考。然余自文字上以求之则汉以前之箫,并无编管之痕迹,而反有单管之实证。第一,箫字或作箾,《说文》云“箾竿以击人也,在竹削声,虞舜乐曰《箾韶》”,是箾本含竿义。又箫之别义,如《广雅》释草云“箫箭也”,如箫之为构成弓末,释名释兵曰“弓,其末曰箫,言箫梢也。”箫又通篠,《文选·长笛赋》:“林箫蔓荆”注云“箫与篠通”。似皆由竿义引伸二出,无与编管意相涉者。第二、《尔雅》云:“大箫谓之言”。案此当为言之本义,《尔雅》以外于《墨子》书中仅一见。《墨子·非乐》上篇引古逸书云“舞佯佯,黄言孔章”,“黄”乃簧之省,“黄言”犹言笙籁也,墨子所非者为乐,故举此以为证。伪孔书此以入伊训而改为“Word文档

7、`圣谟洋洋,嘉言孔彰”。盖不解“言”字古义,误以为“言语”之“言”。考“言”类古本同类字,如许书,从口辛声,从言合一。字与古金钟没相通用。如王钟之“中卢(殇?)”【氵允】儿钟作“中卢(殇)”,字虽不识然同是一字,而一从言作。又如免之“锡衣”尊之“锡衣”从音,豆必毁(?)之,“锡汝衣”则从言格毁(?)亦有此字。曰“书史武”,或作“”、或作“”、或作“”、或作“、”或作“”、或作“”,三器器盖各一字,均从言作(俱见周金卷五)。卜辞亦有此字,作“”若“”二形同见于一片(前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