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3.2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doc

高中生物 3.2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doc

ID:56690543

大小:8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05

高中生物 3.2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生物 3.2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生物 3.2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生物 3.2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3.2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教学设计摘要本节教学结合最近发生的案例引入,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融入科学探究的氛围中,创造愉快的氛围。继而将活动与问题由浅入深展开,让学生构建DNA分子结构模型,在动手合作过程中获得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后辅以练习加强知识的巩固,获得反馈信息。关键词教学设计DNA分子模型构建1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选自浙科版高二《生物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本节课内容包括DNA分子结构的发现历程、DNA分子组成、DNA的结构特点以及DNA的特性。本节课深入到分子水平研究DNA的结构,知识内容相对较抽象,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也没有一定基础,但知识结构相对而言还是较为清晰的,具有一定逻辑性。

2、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模型有利于学生将抽象化的知识形象化,因此模型搭建是本节课也是这一类课题的一个关键,在搭建过程中学生尝试解释DNA结构的多样性、稳定性、特异性,学生“先行后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本节课是在了解了核酸是遗传物质证据之后,对于遗传物质之一——DNA进一步深入学习,引发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探究。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接下去了解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表达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的知识框架而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镇海中学高二(8)班学生,他们课堂氛围活跃,具有较强的班级凝聚力,在合作学习上有较好的基础,团队凝聚力强,因此有助于本节课模型制作的展开。另外学生学习

3、水平相对较好,在动手能力方面有很高的积极性,学习的欲望强烈,因此本堂课展开一定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然而学生在事物观察上还有所欠缺,不够仔细,对于信息包括实物信息与文字信息归纳能力不够强,有待提高,这也是本节课在教学中所要强化的方面。3教学目标3.1知识目标简述DNA的分子组成;概述DNA分子结构及其特点;举例说出DNA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3.2能力目标加强动手操作、团队协作的能力,制作DNA立体结构模型,通过模型构建能够解释DNA结构多样性、稳定性、特异性;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对信息的分析归纳的能力;遇到较为抽象的问题或信息时,运用建构模型的科学方法来解决;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4、标通过角色扮演,融入当时的社会背景,将历史重现,学生认识到多学科合作研究的重要性,体会科学探索的艰辛;通过模型建构、实物演示等科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提升团队协作精神,互相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感悟到DNA双螺旋结构对称、简洁、和谐的科学美。4教学重点、难点依据教学内容安排以及生物课程标准,本节课重点在于学生通过学习能简述DNA的分子组成并能概述DNA分子结构及其特点;根据学生的情感、能力、认知水平,通过教材分析将DNA分子结构模型搭建以及通过模型构建学生尝试解释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作为教学难点。5教学课时一课时6课前准备收集与DNA相关的时事资料,准备DNA分子结构零件模型以

5、及相同材料的立体结构模型,制作与课题相关的多媒体课件。7教学方法模型构建,多媒体辅助,小组讨论,情景演绎。8教学过程8.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利用时事资料创设情境:热带风暴“天鹰”16日下午在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登陆,16日夜至17日凌晨持续大雨,许多民众在睡梦中被洪水卷走。大雨洪水已造成菲律宾南部652人死亡,其中部分遗体已被家属辨认出来,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遇难者已面目全非,难以辨认了。教师提出问题:有什么方法可以追寻遇难者的身份呢?(预设答案:DNA鉴定),由于我们之前了解到DNA中含有相关的遗传信息,因此DNA鉴定是一种好方法,教师进一步提问但不需要急于解答:DNA是怎样储存遗传信息的呢?

6、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掌握DNA分子的结构及其特点。8.2角色扮演,穿越时空创设情境,学生穿越到19世纪,来扮演当时两位既无经验也无资金的后起之秀——沃森、克里克,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一位角色扮演。既然要角色扮演就必须融入当时的社会环境,通过史实告诉学生那时科学家们已了解DNA的化学成分及其分布。在高等生物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分布,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NA是脱氧核苷酸的多聚体。将其彻底水解后发现它有三种成分:磷酸、脱氧核糖、含N碱基构成,而含氮碱基与脱氧核糖共同称为脱氧核苷,提出问题:这些基本组分我们可以得知DNA的基本组成元素有哪些?(预设答案:基本

7、组成元素C、H、O、N、P)讲解各组分之间的连接方式,(展示脱氧核糖分子式)脱氧核糖是一类五碳糖,磷酸基团与脱氧核糖的5’碳结合,我们称为5’端,而含氮碱基与脱氧核糖的1’碳结合。继而介绍DNA中的含氮碱基种类及其书写方式。接着引导学生理解4种脱氧核苷酸及其名称。8.3基本单元模型构建,获得新知到此为止各位科学家们是否真正了解了DNA的结构单元了呢?活动一:请学生以4人为一组,首先通过图文结合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