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重点提要.doc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提要.doc

ID:56725639

大小:102.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7-06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提要.doc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提要.doc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提要.doc_第3页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提要.doc_第4页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提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提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一、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microbiology)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以便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二、微生物的分类  1.非细胞型微

2、生物:病毒、朊病毒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  三、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比较  非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遗传物质DNA或RNADNA和RNADNA和RNA细胞核结构无缺少核膜及核仁完整的细胞核增殖方式复制二分裂出芽或形成孢子细胞器组成无不完整,缺少线粒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完整的细胞器大小测量单位  纳米(nm)  微米(μm)  微米(μm)培养方式  活组织或细胞培养动物接种鸡胚接种人工配制的无生命培养基  人工配制的无生命培养

3、基  第二单元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一、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  微米(μm)1μm=1/1000mm。  二、细菌的形态  球菌(coccus)、杆菌(bacillus、螺型菌(spiralbacterium):(1)弧菌(vibrio)(2)螺菌(spirillum)(3)螺杆菌(4)弯曲菌第二节 细菌的基本结构一、细菌基本结构的构成  (一)细胞壁(cellwall):包绕在细胞膜外一层坚韧膜状结构。厚10~80(nm)  化学组成:肽聚糖(peptidoglycan)(粘肽)由聚糖支架与四肽侧链及五肽交联桥共同构成

4、。  功能:保持菌体固有形态,保护细菌不受外界的低渗环境的破坏(维持菌体内外的渗透压)。  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特点: 1.肽聚糖含量丰富,层厚,15-50层,20~80nm2.细胞壁中含有大量磷壁酸(teichoicacid)3.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相连,形成三维立体结构  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特点:1.肽聚糖含量少,层薄,1-3层,10~15nm2.细胞壁中不含磷壁酸(teichoicacid)3.缺少五肽交联桥,四肽侧链直接相链,形成二维网状结构4.肽聚糖层外包绕外膜层:脂质双层、脂蛋白、脂多糖。5.脂多糖是革兰阴性细菌内毒素主要

5、成分。  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区别    G+菌细胞壁  G-菌细胞壁  肽聚糖含量  丰富、层厚  少、薄  磷壁酸  有  无  五肽交联桥  有  无  外膜  无  有  细菌细胞壁结构及医学意义  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差异导致它们的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和免疫性以及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各不相同,从而在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方面也不相同。  溶菌酶:切断聚糖支架的β-1,4糖苷键,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青霉素:切断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之间的连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二)细胞膜  (三)细胞质  (四)核质

6、  (五)胞质颗粒  (六)质粒第三节 细菌的特殊结构1.荚膜(capsule):胞壁外一层不易着色的粘液性物质。功能:具有抗原性及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为细菌的鉴别指征之一。  2.鞭毛(flagella):弧菌、螺菌、占半数的杆菌及少数球菌由其细胞膜伸出菌体外细长呈波状弯曲的蛋白性丝状物。功能:使细菌可在适宜的环境中自由运动,并且具有抗原性并与致病性有关。  3.芽胞(spore):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中,在体内形成厚而坚韧芽胞壁及外壳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功能:增强细菌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是灭菌效果的指征。  4.菌毛(pi

7、li):许多革兰阴性菌及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附着的一种细短而直硬的蛋白性丝状物。普通菌毛(commonpili):粘附作用。性菌毛(sexpili):1~4根,遗传物质的传递,由F质粒表达。第四节 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第三单元 细菌的生理第一节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一、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方式  1.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  2.温度:病源菌均为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  3.浓度: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pH7.2~7.6。结核杆菌pH6.6~6.8,霍乱弧菌pH8.8~9.0。  4.气体环境:根

8、据细菌对氧的需求与否,可分为四类: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微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专性需氧菌的代谢方式为有氧氧化;专性厌氧菌无氧酵解,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微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介于二者之间。第二节 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一、细菌生化反应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