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经济发展状况研究.doc

昆山市经济发展状况研究.doc

ID:56759539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7-07

昆山市经济发展状况研究.doc_第1页
昆山市经济发展状况研究.doc_第2页
昆山市经济发展状况研究.doc_第3页
昆山市经济发展状况研究.doc_第4页
昆山市经济发展状况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昆山市经济发展状况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成绩:_____城市经济学课程论文---昆山城市经济发展研究班级:__资源0912_______学号:__0920208231______姓名:__叶岚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年福华______时间:____2011-12-13____--------------------苏州科技学院-------------------【摘要】:昆山的经济发展归根结底可以归纳为走出了一条“昆山之路”,即利用外资发展自己,扶持自身内部企业发展的一条发展之路。通过对昆山的经济发展现状,主要是从经济和社会的方面来分析研究,来概述昆山的经济社会发

2、展情况。同时,对昆山的农业与工业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一系列数据来分析昆山的经济结构的构成模式,进一步了解昆山的发展之路。接着对昆山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的分析,具体阐述了昆山经济发展所拥有的优势已经还存在哪些问题,一一阐述,并且对昆山经济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和对策,扬长避短。同时,对昆山的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将昆山打造成一个绿色生态文明城市。【关键词】:昆山经济发展优势劣势对策目录1.昆山简介————————————————————31.1地理位置———————————————————31.2行政区划—————————

3、——————————32.昆山经济发展现状———————————————3-62.1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情况———————————3-42.2社会发展状况————————————————42.3社会经济结构————————————————5-62.3.1农业————————————————————52.3.2工业————————————————————5-63.昆山经济优劣势分析——————————————6-83.1.优势分析——————————————————6-73.2劣势分析——————————————————7-84.解决对策与建议

4、————————————————8-9参考文献————————————————————91.昆山简介1.1地理位置昆山市东依上海,西邻苏州,四周与常熟、太仓、苏州市的相城区和上海市的嘉定区、青浦区接壤。昆山市总面积921平方公里,水陆交通便捷。京沪铁路、312国道、苏虹机场路、沪宁高速公路都从昆山通过,吴淞江、娄江东流过境,最大通航吨位达30011屯。水路经上海港、太仓港、张家港可直接出口。1.2行政区划昆山辖3区8镇,三区分别是昆山开发区、玉山镇(昆山高新区)、花桥开发区;8镇为巴城镇、周市镇、陆家镇、张浦镇、周庄镇、锦溪镇、千灯镇、淀山

5、湖镇。昆山开发区的面积为115.00平方千米,人口为131200人;玉山镇的面积伪118.00平方千米,人口为173000人;花桥区的面积为50.00平方千米,人口为68104人;巴城镇的面积为155.21平方千米,人口为86086人;周市镇的面积为81.56平方千米,人口为79217人;陆家镇的面积为35.80平方千米,人口为83908人;张浦镇的面积为116.27平方千米,人口为100367人;周庄镇的面积为36.05平方千米,人口为32002人;锦溪镇的面积为90.69平方千米,人口为58246人;千灯镇为面积83.94平方千米,人口

6、为94392人;淀山湖镇 面积为54.00平方千米,人口为36346人。2.昆山的经济发展现状2.1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情况2010年昆山的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00.28亿元,成为了国内首个GDP总量超过2000亿元的县级市。昆山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进一步巩固。全年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9.40亿元,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345.86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735.02亿元,增长14.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0%。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

7、总值达14.45万元。在台湾电电公会公布的大陆地区投资环境评估中,昆山再次名列榜首。昆山多次在全国百强县屏蔽中处于首位,并且,在《福布斯》发布的第二届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市排名中,昆山蝉联第一。2004—2005年度全国百强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测评结果时间名 次综合指数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2005年1124.821143.00199.59867.3982004年1113.304127.63899.855763.0196表一:三产产值与去年相比的情况一览表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率(%)第一产业19.404.0第二产业1345.8614

8、.2第三产业735.0214.5根据表格的内容我们发现,三产中二产生产产值比重最大,处于优势地位,但是三产的增长率是明显超过一产与二产,而服务业的增加值更是占GDP的35%,这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