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展开计算总结.doc

折弯展开计算总结.doc

ID:56773108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08

折弯展开计算总结.doc_第1页
折弯展开计算总结.doc_第2页
折弯展开计算总结.doc_第3页
折弯展开计算总结.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折弯展开计算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钣金折弯基本理论:钣金在折弯成型,平面直线部分长度不变,折弯部分靠内壁材料受压缩,靠外壁材料受拉伸,中间存在一理想过渡面既不受压也不受拉,称为中性层,这位置特点是折弯前跟折弯后零件长度不变。中性层是折弯计算的理论依据跟基准。一般把中性层到折弯内壁的距离跟板厚的比值定义为K系数,方便各种板厚材料比较。二、钣金折弯计算方法:以下是折弯计算的两种方法,方法很简单,认真看过基本理论都会懂。1、折弯补偿法LT = D1 + D2 + BA———方程(1)LT、D1、D2、BA如图1、2表示,结合中性层理解。1

2、、折弯扣除法LT = L1 + L2 – BD———方程(2) LT、L1、L2如图1、2表示,BD指扣除值,也就是回退量。2、折弯补偿BA与折弯扣除BD的关系TAN(A/2) = (L1-D1)/(R+T)———方程(3)同理TAN(A/2) = (L2-D2)/(R+T)———方程(4)由方程(1)到(4)得出补偿量BA与扣除量BD的关系为:BA = 2(R+T)TAN(A/2)-BD———方程(5)假设90度折弯,BA = 2(R+T)-BD即BA +BD= 2(R+T)三、K系数的引入:一般把中

3、性层到折弯内壁的距离t跟板厚T的比值定义为K系数K=t/T结合图1得出BA = Pi(R+K*T)A/180获取K系数的来源有如钣金材料供应商,试验数据,经验和手册等,而影响K主要是材料(种类,厚度等)跟加工(折弯半径,下模槽宽,机床步进速度等)Inventor软件钣金展开规则包含“线性”,“折弯表”,“自定义表达式”,样式中的K系数值就是本文所指K系数。四、总结折弯中性层理论和K系数的引入方便理解展开长度的计算,明白K系数值的影响要素两种方法计算折弯展开公式如下折弯补偿法:LT = D1 + D2 +

4、 BA=D1 + D2 + Pi(R+K*T)A/180折弯扣除法:LT = L1 + L2 – BD=L1 + L2 – (2(R+T)– Pi(R+K*T)A/180)公司为方便快速计算转化,利用材料种类,板厚,折弯半径跟V型槽宽直接查询扣除值。一次折弯就要扣一次扣除值,折弯线位置是扣除值的一半,折弯线一般是用成型后最大的尺寸减去半个折弯扣除。就是基准边到折弯线的垂直尺寸。假设扣除值为X,则展开关系如下b=B-0.5Xc=C-0.5Xa=A-XLt=A+B+C-2Xc=C-0.5Xb=B-Xa=A-

5、XLt=A+2B+2C-4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