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复习 文档小抄

2018年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复习 文档小抄

ID:5678384

大小:332.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7-12-22

2018年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复习 文档小抄_第1页
2018年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复习 文档小抄_第2页
2018年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复习 文档小抄_第3页
2018年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复习 文档小抄_第4页
2018年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复习 文档小抄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复习 文档小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业好文档实用法律基础期末复习及参考答案3三、论述题试题1.  在第一章中,你已经学习了法的一般原理。请问,法和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有什么关系(联系和区别)?请注意:必须阐明(1)两者的联系和(2)两者的区别,否则酌情扣分。参考答案:答: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一、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二、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三、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两者的区别:一是产生的条件不同。法是伴随着国家而产生。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

2、的规范体系。    二是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三是调整范围不尽相同。道德既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法律直接调整人们的行为。    四是作用机制不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主要靠舆论、传统以及自律来维持。    五是内容不同。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 宗教是人们关于社会生活的终极意义和目的的直觉知识以及对此终极意义的个人信仰,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

3、识中的一种虚幻的反映,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法与宗教的联系:首先,法在起源阶段同宗教有着一致性关系;其次,在人类早期阶段,公共权力借助于神的力量的支撑;再次,宗教同法的价值的出发点和目的使社会有其秩序而不发生混乱;最后,法和宗教都是实现社会控制的规范体系。法与宗教的区别表现为:(1)二者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宗教的产生远早于法律,法律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2)二者的产生方式不同。法律是社会系统强制性的产物;宗教的基础是迷信和盲目的信仰。(3)二者的调控范围和作用不同。法律调整对社会生活秩序稳定有价值的社会关系,而宗教规范则覆盖更广专

4、业好文档;法律规范一般只规范人的外部行为;宗教规范更侧重于规范内心活动。(4)二者的调整方式和实现的方式不同。法律是通过国家强制来进行调控;宗教主要通过控制人的良心来控制、调节人的行为,通过说教和人的内心感悟来达到社会调控的目的。(5)二者的形式不同。法律通过规定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宗教规范大都是义务性规范。试题2、  请举一事例说明犯罪构成要件。请注意:必须答出犯罪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并论述其含义。必须举例说明每一个要件,否则扣一半分。参考答案:答:根据四要件说,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观要件、客观要件、主体

5、要件、客体要件。比如故意杀人罪,主观要件是故意,客观要件是杀人的行为,主体要件即行为人,客体要件是人身权利。构成要件一词有其特定的含义,即用以表示刑法分则上各个抽象构成犯罪事实(即法定构成事实)。某种行为符合构成要件是犯罪成立的首要的和基本的条件,但并不是唯一条件,即行为符合构成要件与犯罪并不是同等的更不是同一概念。要成立犯罪还必须具有违法性和有责性。正如我国刑法学界对资产阶级的犯罪构成学说评论的一样,其在认定犯罪和适用刑罚等问题上都犯有以行为或行为人为中心的主客观相分离的倾向。但有一点是特别肯定的,构成要件仅指刑法分则条文上规定的各种犯罪的

6、特别构成要件。试题3、 什么是正当防卫?试举一事例说明。参考答案:(1)答出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成立要件(10分)(2)举例说明(10分)什么是正当防卫?试举一事例说明。参考答案:(1)正当防卫的概念:所谓正当防卫,就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对不法侵害者造成损害的方式,以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2)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其具体条件为:(1)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即不法侵害的产生与存在;(2)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3)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即正当防

7、卫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第三者实行;(4)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我国刑法典将“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地进行的不法侵害”专业好文档规定为公民实施正当防卫的首要前提条件。也即实行正当防卫,就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5)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即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要损害,也就是说,防卫行为只能在必要限度内继续,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要损害。试题4、  什么是刑法中的紧急避险?试举例说明。参考答案:(1)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10分)(2)举例说

8、明。(10分)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    按照刑法第21条第1款的规定,紧急避险,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发生的危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