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实验报告.pdf

血压实验报告.pdf

ID:57072482

大小:512.97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8-01

血压实验报告.pdf_第1页
血压实验报告.pdf_第2页
血压实验报告.pdf_第3页
血压实验报告.pdf_第4页
血压实验报告.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压实验报告.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血压实验报告王琳杜丽曼段研研王宏飞鞠金欣血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间接测量人体血压的原理和方法。2.观察某些因素对血压的影响。二、实验原理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指主动脉压,近似肱动脉血压。通常以mmHg或kPa为单位。而动脉血压则指的是血液对动脉血管的压力,一般指主动脉压。心脏有收缩及放松期,当心脏收缩,左心室便会将血液泵出到主动脉,主动脉压产生最高压,又称收缩压。接下来,心脏会舒张,血液流入右心房,这个时候压力最低,称为低血压或舒张压。1.血压测量分类测量血压的仪器称为血

2、压计。血压计的测量原理可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种。直接测量法又叫有创测量法,也就是通过刺穿在血管内放置导管后测得的血压,比如在做心脏介入诊断及治疗时就要监测患者的有创血压。自1628年生理学家W·Harrey创立了血液循环理论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探索行之有效的血压测量技术。1733年英国牧师ReverendStephenHales将一玻璃导管插入马背的动脉切口处,首次测量了动物的血压。而人体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则是从1856年I·Farivce开始研究的,但直到1950年才被临床所接受。直接测量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

3、为成熟而可靠的技术,该方法不仅用来测量动脉压,还用来测量和监护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和肺毛细血管楔入压和左心房、左心室的压力。但由于该方法有创伤性,一般用于危重患者及大手术的血压测量等。用有创方法直接测量血压,因测部位不同,方法也各不相同,也不能完全反映人体的血压。间接测量法又叫无创测量法,也就是不通过穿刺在血管内放置导管后而是通过间接测得的血压。人体血压的无创测量研究始于1875年,1876年Marey提出了恒定容积法的技术原形,1880年,捷克生理学家兼医生SamuelVonBasch发明了间接测定人体血压的方法。1

4、905年苏联医生Korotkof发现了柯氏音,奠定了柯氏音听诊法血压测量技术,1896年YonRecklinghausen首先发现了在现今无创血压测量中广泛使用的技术——示波法血压测量技术,同年Riva—Roci发明水银血压计,并首先在欧洲开始流行,随后它与袖带、柯氏音听诊法一起组成血压实验报告王琳杜丽曼段研研王宏飞鞠金欣了目前临床测量血压的常用和标准方法,使其成为临床上血压测量的金标准,无创血压测量从此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接受和应用。间接测量法又分为听诊法和示波法。2.听诊法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并没有声音,但当外

5、加压力使血管变窄形成血液涡流时,则可发生声音(血管音)。因此,可以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动脉血压。测定人体动脉血液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血压计间接测压。测压时,用压脉带在上臂或手腕(腕式血压计)加压,当外加压力超过动脉的收缩压是,动脉血流被阻断,此时在动脉处听不到任何声音。当外加压力等于或稍低于动脉内的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时,则在心脏收缩时,动脉内可有少量血流通过,而心室舒张时却无血流通过。血液断续地通过血管时,会发出声音。故恰好可以完全阻断血流的最小外加压力(即发生第一次声音时的压力)相当于收缩压。当外加压力等于或小于舒

6、张压时,血管内的血流连续通过,所发出音调会突然降低或声音消失。在心室舒张时有少许血流通过的最大管外压力(即音调突然降低时的压力)相当于舒张压。如图1所示:3.影响血压的因素在正常情况下,人或哺乳动物的血压是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但是血压的稳定是动态的,是在不断变化的,不是静止不变的。人体内有几个特殊的血压调节系统即血压影响因素,影响血压的升降。(1)压力感受器机制:当血压升高时,刺激位于颈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再以次将信号传递到大脑低级部位的血管舒缩中枢。然后,冲动经由自主神经系统发生降低心输

7、出量和扩张外周血管信号,从而导致动脉压下降。这血压实验报告王琳杜丽曼段研研王宏飞鞠金欣种机制犹如暴雨河水成灾时,中下游的水位提高,河床压力增大,随时都有决堤的可能;为了保护中下游的安全,通过防洪指挥中心,发出指令,将一部分河水引流到水库、湖泊中去,以便减少河水流量,另一方面加固加高河堤,增强河堤的抗洪能力。(2)化学感受器系统:当血压下降到80mmHg以下时,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然后,它们再发出信号通过血管舒缩中枢和自主神经系统以调节动脉压使之恢复正常。化学感受器,主要感受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和酸性的

8、变化。化学感受器的调节机制,与长久无雨造成旱灾的情形有似之处。由于天旱,中下游河水近乎干涸,影响到农业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抗旱指挥中心,发出指令,将储蓄在水库和湖泊的水,释放到干涸的河床中,以提高中下游的水位,解决灌溉和生活用水问题。(3)中枢神经系统局部缺血的反应:当血压下降到40mmHg以下时,延髓的血管舒缩中枢发生缺血,开始向交感神经系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