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冲关班 第四讲

第4讲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冲关班 第四讲

ID:5720285

大小:39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3

第4讲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冲关班 第四讲_第1页
第4讲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冲关班 第四讲_第2页
第4讲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冲关班 第四讲_第3页
第4讲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冲关班 第四讲_第4页
第4讲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冲关班 第四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4讲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冲关班 第四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一节需求分析一、需求与需求法则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实际上,需求曲线既可以是一条直线,也可以是一条曲线。就一般商品而言,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斜率为负。  需求曲线斜率为负,表明需求量与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这种负相关的关系被称之为需求法则或需求定律。二、需求法则的例外。同时具备是“劣等品”和“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这两个条件是才可以被称之为吉芬商品。 三、需求量的变动及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四、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一)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二)消费者偏好。(三)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商

2、品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四)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五、恩格尔曲线和恩格尔系数(重点)需求法则和需求曲线所表明的是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把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得到恩格尔曲线。  (1)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曲线。  收入为纵坐标,商品需求量作为横坐标。正常商品中,恩格尔曲线由左下朝右上倾斜,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X的消费量也随之增加。而劣质商品则相反,随着收入的增加,X的消费量下降。高档品,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递增的。但是对必需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时递减的。  (2)恩格尔系数:

3、消费者用于购买食品方面的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即为:用恩格尔系数可以分析一个家庭或国家的贫富程度。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这个家庭或国家的收入就越低;反之,恩格尔系数越低,这个家庭或国家的收入水平就越高。据此,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标准,如果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国家的恩格尔系数高于59%,即为绝对贫困;如果在50%~59%之间,则为温饱;40%~50%为小康水平,30%~40%为生活富足,30%以下则为最富裕。六、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第二节供给分析一、供给与供给法则  就一般商品而言,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斜率为正。这表明供给量和商品的价格是正相关的。供给定律(

4、法则):供给量与商品价格正相关的关系被称为供给定律或供给法则。供给法则表明,价格水平越高,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多;反之,价格水平越低,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少。在斜率为正的供给曲线的背后所隐含的是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化1%导致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劳动密集型或易保管商品资金或技术密集型和不易保管商品二、供给法则的例外(重点)  在经济中也存在着供给法则的例外。三、供给量的变动以及供给的变动四、影响供给的因素和供给函数(一)影响因素1、投入要素的成本。投入成本越高,供给越低。2、生产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越高,供给越多3、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

5、品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反之则越少;互补品价格越高,供给越少,反之则越多。4、厂商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预期越高,供给增加;(二)供给函数  式中δ和γ均为参数,P为商品本身的价格,是自变量。五、厂商供给与行业供给第三节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商品市场的均衡一、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1、均衡价格:2、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关系(重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竞争性市场中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结果。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商品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会发生改变。综上所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按相同方向发生变动;供给的变动则会分别引起均衡价格

6、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需求、供给的变动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即为供求法则或供求定律。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主要表现为对商品价格的干预。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是通过制定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两种方式进行的。1、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支持某一行业的发展而制定的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2、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防止价格水平过高而制定的低于均衡价格的价格。 第二章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第一节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状态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二、帕累托最优状态和经济效率1、帕累托最优状态: 实现了一般均衡的资源配置状态。2、帕累托改进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如果对于一

7、个既定的资源配置进行改变,其结果将会使至少一个人的情况变得更好,并且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情况变得更差,称为帕累托改进,或者说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可能。第二节市场失灵(重点)一、外部性或外部影响  ①正外部性或外部经济:当某一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使其他市场主体或社会成员受益,而他自己却又不能由此得到补偿,那么这种行为所导致的外部结果就是“正外部性”,亦称“外部经济”。②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当某一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使其他市场主体或社会成员的利益受损,而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