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263468
大小:1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07
《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产教融合实施路径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产教融合实施路径探究作者:吴玲楠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9年第10期 [摘;;;;;;要];产教融合是一种借助校企合作实现教育教学、素质提升、职业技能等要素相融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新型办学模式。简要阐释产教融合的内涵,分析高职学前美术教育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与课程评价方面现存的主要问题,围绕构建职业素质导向型课程体系、推進与产业衔接的课程群建设、强化课程教育与企业文化融合、加强教师团队产业化素质培养四个层面,探讨高职学前美术教育中深度产教融合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
2、教育;学前美术;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29-0152-02 2019年2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理念,以学生就业及产业发展为导向推进现有办学体制与育人机制的改革,为产业与市场发展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美术课程的设置致力于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掌握美术常识、理论知识与创作技巧,进而在未来幼儿教育中提高幼儿的审美与创新能力,实现对幼儿人文素养的有效培育,推动高职教育培
3、养的人才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指向市场需要。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 产教融合以促进社会生产、推动社会发展为根本目标,将职业院校的教育活动与社会企业的生产或服务活动相融合,是一种集教育教学、职业技能、素质提升、生产劳动等要素于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将校企合作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借助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率、满足企业人才需求,进而为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建设贡献力量[1]。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3~6岁幼儿作为主要教育对象,处于该年龄段的学前儿童以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在此阶段的美术课程对幼儿的感受、认知、审美、表达、想象
4、等能力的培养发挥着关键作用,借助产教融合机制的建设推动高职学前美术教育与幼儿园教师岗位需求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美术素养与职业教育实践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夯实基础。 二、高职学前美术教育现存主要问题分析 (一)课程目标不均衡 通常课程目标的设置应与教育价值相对接,学前美术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基本美术知识技能与审美鉴赏能力培养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完备的幼儿美术教育能力。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在美术课程目标设置上呈现出失衡状态,无法实现专业性、职业性的协调统一,往往侧重于强化对学生理论知识与艺术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以美德修养、鉴赏
5、能力为代表的人文素养的培育,且课程目标未能依据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特征进行动态层次划分,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缺乏发展性,难以实现对学生艺术欣赏品位、价值观念的动态培养。 (二)课程内容单一性 学前美术教育课程创设的目标是满足幼儿美术教学需求,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主张实现专业性与实用性的融合。然而当前学前美术教育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主要集中在绘画、手工、教具制作等方面,侧重于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弱化了审美鉴赏与美术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导致课程内容的实用性遭到削弱。同时,学前美术教育在课程内容安排上缺乏动态更新,课程体系呈现为静态化、固定性的特征,各课
6、程项目的内容彼此间保持独立、缺乏密切联系与跨学科属性,使美术课程的教育价值难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课程设置缺乏创新 从课程标准方面入手,部分高职院校未能结合教育改革要求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在师资力量建设、基础设备改造更新、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难以围绕统一课程标准指导课程建设。在课程比例设置方面,理论与实践课程占比不均衡,实践内容在绘画、手工等课程中占比超过80%,美术作品欣赏等课程的课时被大幅压缩,导致其艺术价值与教育功用无法得到显著发挥,且在社会实践、实习实训方面所安排的时长较短,部分学校缺乏完备的实训基
7、地、竞赛资源与合作对象,造就了教学科研方面的漏洞与短板[2]。 (四)忽略课程评价作用 在课程评价的创设上,当前高职院校仍以课程效果与学生成绩作为考核指标,忽视了学生在课程中发挥的主体性作用,在评价方式上侧重于以知识、技能为主的量化评价,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独立思考、审美情趣等素质的评价,且未将教师评价纳入评价主体实施范围中,课程评价缺乏有效反馈,导致教学评价的实际效用无法得到显著发挥。 三、高职学前美术教育深度产教融合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职业素质导向型课程体系,推动课程实践创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