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运动教案.doc

物体的运动教案.doc

ID:57284872

大小:9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09

物体的运动教案.doc_第1页
物体的运动教案.doc_第2页
物体的运动教案.doc_第3页
物体的运动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物体的运动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第5章物体的运动中考一轮复习教学时间主备人胡林峰复备人课型教学目标1、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平均速度。教学重点长度、时间的测量;速度的测量和计算。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过程个人复备一、亮标明学板书课题,揭示本课的学习目标。二、知识梳理1.测量⑴长度测量工具:单位: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微小长度:特殊长度的测量曲线:物体内部的长度:⑵时间测量工具:单位:用秒表测量时间2.机械运

2、动⑴参照物: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⑶直线运动定义:匀速直线运动公式:速度单位:测量: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⑷曲线运动三、互动突破例1、李阳同学为了测量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线紧密地单层在一支铅笔上缠绕4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导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mm.这个刻度尺测出的长度是______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______mm.例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

3、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例3、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甲ABCD乙例4、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m/s.(2)小组间交流时

4、,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①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例5、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10cm/sB.9cm/sC.8cm/sD.7cm/s例6、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

5、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原行驶速度v(km/h)反应距离s1(m)制动距离s2(m)6011208015341001954⑴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s;⑵由测试可见,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⑶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t图像.四、总结提升想一想:在本节课学习中,你还有哪些疑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想解决哪些新问题?五、当堂反馈学生完成

6、《中考指要》中考链接六、课后作业《中考指要》自我评估板书设计教后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