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pdf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pdf

ID:57406861

大小:2.19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8-19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pdf_第1页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pdf_第2页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pdf_第3页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pdf_第4页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物理变化:(1)概念:的变化。(2)常见形式。①物质的改变;②物质的改变。2.化学变化:(1)概念:的变化,又叫化学变化。(2)基本特征:有生成,常表现为改变、放出气体、生成等。还伴随着能量改变,常表现为吸热、、等。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联系。在物质发生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等。(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2.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物质颜色状态气味放燃

2、着的木条氧气使燃着的木条二氧化使燃着的木条碳3.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30一、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1.化学科学的基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上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是通过实验得出的。2.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表达与交流。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点燃前。①蜡烛由棉线烛芯和石蜡组成,呈圆柱状。②用小刀切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蜡烛的硬度;密度;于水。(2)燃烧时。①火焰:如图A所示分三层,其中最亮,最暗,平放入火

3、焰中的火柴梗,接触部分被烧焦,接触部分没有明显变化。由此推测,温度最高,温度最低。②探究生成物:图B中,若所用烧杯干燥,会发现烧杯内壁有生成;若为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湿润的烧杯,会发现澄清石灰水。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3)熄灭后:将蜡烛熄灭时,有白烟产生;图C中用火柴点燃时,发现白烟,且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2.化学探究性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2/30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先取两个空集气瓶,再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然后进行下列探究:探究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中,②中。①中

4、木条,②中木条。空气中的玻璃片上,吹气后玻璃片上。课题三: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化学药品的取用1.化学药品取用规则:(1)“三不”原则。①不能接触药品②不要把鼻孔闻药品气味。③不得任何药品的味道。(2)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的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即液体,固体只需即可。(3)剩余药品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既不能,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要放入。2.药品的取用方法:(1)固体药品的取用。3/30①固体药品通常盛放在里。②取用方法。取用块状固体,试管要用夹取放在,再把试管慢慢。取用固体粉末时,先使试管把盛有药品的或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

5、来。(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里。②较多量液体药品的取用:采用。③定量液体药品的取用。A.方法:首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至;再把量筒,用滴加至刻度线。B.读书方法(如图所示):④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二、物质的加热4/30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1)使用方法。①绝对禁止向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②绝对禁止用引燃另一只酒精灯。③必须用盖灭,不可用嘴去吹。④酒精灯内酒精量应为灯壶容积的。⑤酒精灯的火焰分、和,由于温度最高,因此用这层火焰加热。(2)意外事故处理方法:酒精灯内的酒精不慎洒出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扑盖。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三、链接仪器装置1.玻璃管

6、与橡胶塞的连接:先把要插入的玻璃管一端,然后稍用力插入。2.玻璃管与橡皮管的连接:先把要插入的玻璃管一端,然后稍用力插入。3.容器口与橡胶塞的连接:把橡胶塞慢慢塞入容器口。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首先将导管一端放入,然后手握试管,若导管口,说明装置不漏气。四、仪器的洗涤1.洗涤方法。→注入自来水洗涤(活用试管刷刷洗→清水冲洗)→倒放在试管架上(或指定位置)晾干。2.仪器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也不。5/30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一、空气是有什么组成的1.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结论。空气由组成,其中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

7、装置(如图)。(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原空气体积的。(3)实验原理: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瓶内氧气消耗掉,生成白色固体,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5)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3.空气的成分和含量: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0.940.034.物质的简单分类:混合物:由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等物质纯净物:只由组成的物质。如氧气、水等二、空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