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月夜》教学设计.docx

杜甫《月夜》教学设计.docx

ID:57440999

大小:13.1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17

杜甫《月夜》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杜甫《月夜》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杜甫《月夜》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杜甫《月夜》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杜甫《月夜》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杜甫《月夜》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的笔法,即对写法。  2、品味诗人的“炼字”,学习“诗眼”。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诗眼,体会其深刻主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月在古典诗歌中可以说是用得最频繁的一个意象,远离亲友,漂泊在外的游子总是通过那一轮明月千里寄相思。望月思亲成为古典诗歌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有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有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

2、里共婵娟。”等等,关于望月思亲的诗,不胜枚举。  二、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青少年时期,怀有远大理想,但他仕途不得志,一生贫困潦倒,饱经忧环。曾经在长安困顿十年,安史之乱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是我国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  他的诗歌多是体现忧国忧民,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其诗中有反映,故称“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作品风格沉郁顿挫。  三、整体感知  1、齐读,正音,把握节奏。  2、教师范读。  3、背景介绍  这首诗写于安

3、史之乱的第二年,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寄居羌村。后离家北上,企图为平定叛军出力,但起程之后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一个秋天的月夜,诗人写下这首诗歌。  四、思考与探究  1、诗中望月之人是谁?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闺中的妻子。  这种手法叫对写法,也即从对面写来,也叫对面落笔,属于曲笔的一种。  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

4、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  2、从诗歌可以看到,在家里的不仅有妻子,还有儿女。为什么作者却说是闺中“独”看呢?  明确: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3、“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有人说这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是“湿”和“寒”。一“湿”一“寒”可触可感,形象生动,表现了妻子望月之久,忆夫之深

5、。“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其实是写诗人看月之久,忆妻之深的痛苦现实。明写妻子思夫之深,暗写杜甫思妻之切。  4、诗歌之中有两个相互照应的一诗之眼的词语,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中蕴涵的感情?  明确:“独看”:写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在不知“何时”的未来。“双照”泪痕才干,表达诗人希望尽早结束这种两地思念的痛苦生活,

6、“独看”泪痕不干也就包含其中了。  “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渴望和平的生活,包含战乱之中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  .“独看”和“双照”是这首诗的诗眼,是最能体现主旨的关键词。  5、本诗只写个人的遭遇与亲人的离散之痛,对吗?  明确:诗中所写的个人于亲人离散的痛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的悲苦生活。其中写夫妇、父子之爱已与忧国忧民、悯时伤乱之情融为一体,这就是文学的典型性。  五、小结  此诗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贯通全诗,采用借景抒情、暗示手

7、法望月怀人,通过写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六、作业  对比阅读本诗和本书P19张九龄《望月怀远》,分析两首诗在感情和写法上的异同,你认为哪首更好,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板书:  线索:月  手法:对写(想象虚写)反衬借景抒情暗示  诗眼:独看双照  主旨:渴望和平的生活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