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厌氧消化运行管理.ppt

污泥厌氧消化运行管理.ppt

ID:57567639

大小:163.51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8-27

污泥厌氧消化运行管理.ppt_第1页
污泥厌氧消化运行管理.ppt_第2页
污泥厌氧消化运行管理.ppt_第3页
污泥厌氧消化运行管理.ppt_第4页
污泥厌氧消化运行管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污泥厌氧消化运行管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污泥厌氧消化——张振——鲍李咪——付蕾区别污泥好氧消化污泥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降解程度高;清液BOD浓度低,消化污泥的肥分高,易被植物吸收;好氧消化池运行管理方便简单,构筑物基建费用低等。运行能耗多,运行费用高;不能回收沼气;污泥处理工艺采用:重力浓缩+中温一级厌氧消化+机械脱水工艺;浓缩:重力浓缩,气浮浓缩,离心浓缩消化工艺:一级消化工艺:污泥进行搅拌和加热,完成消化二级消化工艺:串联运行,先进入一级消化,然后进入二级消化,一级消化不排除上清液,二级消化不设搅拌加热。优点:耗热少,减少了搅拌能耗和污

2、泥含水率,上清液固体含量。一级消化池和二级消化池的体积比一般为2:1,也有1:1,3:2。脱水工艺:机械脱水,自然风干。污泥厌氧消化的系统组成消化池—加热系统—搅拌系统—进排泥系统—集气系统消化池按容积可分为定容式,动容式按池体形状可分为细高柱锥型,粗矮柱锥型,卵形。消化池的运行管理与工艺流程进排泥控制最短允许消化时间最大允许有机负荷最短允许消化时间:达到要求消化效果,污泥在消化池的最短允许水力停留时间。常用Tm(d)表示。最大允许有机负荷:达到要求消化效果,单位消化池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消化的最大有

3、机量。常用Fv[kg/(m3.d)]污泥浓度高时,投泥量主要受Fv影响,浓度低时,投泥量主要受Tm制约。对于污泥消化,希望污泥浓度越高越好,消化时间延长,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污泥浓度较低时,消化时间不可能很长,污泥量或污泥浓度发生波动时,甲烷菌容易受到冲击,消化效果降低。污泥量与进泥量完全相等,并在进泥之前先排泥。如果排泥量大于进泥量,消化池工作液为降低,出现真空状态,消化池池顶的真空安全阀破坏,空气进入池内浆产生爆炸的危险。如果排泥量小于进泥量,消化池液位上升,污泥自溢流管溢走,得不到消化此时最佳的

4、进排泥方式为上部进泥底部溢流排泥,使泥位稳定,保证充分消化的污泥被排走。进泥温度太低,应注意热沉淀问题,(温度很低的污泥进池遇热,迅速沉降,其原因是冷污泥密度大,热污泥密度小)采用中温二级消化,要排放部分上清液,提高消化池的排泥浓度,减少污泥调质的加药量。上清液一般由上部阀门控制,重力排放。上清液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这些物质回流至污水系统后,必然使其入流污染负荷增加,应认真对待。上清液水质差的原因:1.含有大量的CO2,起到气浮作用,降低污泥消化的的浓缩分离性能。2.本身含有大量的溶解性有机质。3.消

5、化池排放上清液方式不利于浓缩分离,浓缩本质是沉淀,沉淀出水一把应从水堰板流出,二级消化池排放上清液一般没有堰板。pH值及碱度控制正常运行时,产酸菌和甲烷菌会自动保持平衡,将消化液的PH维持在6.5-7.5的中性范围。以下几种原因会导致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失衡,pH降低至6.5一下,并导致VFA(挥发性脂肪酸)和ORP(氧化还原电位)升高。1.温度波动大温度波动大,降低甲烷菌的活性,分解VFA的速率下降。产酸菌受温度影响小,会不断的将有机物分解为VFA。累积的VFA与消化液中的碱度发生反应。2.投入的有

6、机物超负荷投泥量增多或进泥中含固量升高时,导致有机物超负荷,产酸菌活性增大,产生较多的VFA,甲烷菌的增值速率很慢,不能将增多的VFA分解掉,VFA累计,使pH值降至6.5以下。3.水力超负荷投泥的体积量突然增多,消化时间缩短,降低Tm。甲烷菌世代时间长,部分甲烷菌被冲刷不能恢复,必然造成VFA累计。4.甲烷菌中毒进泥中有有毒物,会使甲烷菌受到抑制或完全失去活性,此时产酸俊正常,仍产生VFA。控制措施1.外加碱源2.寻找pH值下降的原因并针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间接预测pH值方法1.VFA浓度2.碱度A

7、LK浓度3.VFA/ALK4.沼气中CH4含量毒物控制工业成分比较高的污水,污泥消化系统常出现中毒现象。控制上流有毒物质的排放,加强污染源管理消化池中加入Na2S,大部分有毒重金属离子能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物,失去毒性。加热系统的控制甲烷菌对温度的波动非常敏感,一般应将消化液的温度波动控制在1.0oC温度是否稳定,与投泥次数和每次投泥量及其历时关系很大蒸汽直接池内加热,效率高,但是会消耗锅炉的部分软化水,污泥的含水率升高,能导致消化池局部过热采用泥水热交换器进行加热时,污泥流速控制在1.2m/s以上,流

8、速低时,污泥遇热结饼,形成烘烤层,降低加热效率。搅拌系统的控制一种意见认为应保持连续搅拌,另一种意见认为只要每天搅拌数次,总搅拌时间保持6h之上。目前运行的消化系统绝大多数采用间歇搅拌运行,并注意一下几点,投泥过程同时搅拌,蒸汽加热过程同时搅拌,底部出排泥,尽量不搅拌,上部排泥,宜同时搅拌。消化系统试运行或正常运行以后改变搅拌工况,对搅拌混合效果进行测试评价,在池顶设有观测窗的消化池,可以观察搅拌均匀性。纵横取样法,示踪法沼气搅拌常用气量控制搅拌强度,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