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测量和三要素.doc

力的测量和三要素.doc

ID:57680387

大小:85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8-31

力的测量和三要素.doc_第1页
力的测量和三要素.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力的测量和三要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3.2力的三要素、作图、测量班级学号姓名&预习自测&课堂练习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我们把它们叫做力的。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在实验室中经常使用___________来测量力的大小。3.在物理学中常用一根___________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起点表示__________,线段的长短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为力的方向,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4.在很多情况下,不需要严格按照力的图示法表示力,而只沿力的方向画一条___

2、_____来表示物体受到的力,这种表示力的方法称为力的示意图。5.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叫,该仪器的量程是,最小分度值是,使用前必须观察指针是否对准,若有偏差,必须加以校正,这一步叫做。如图所示,读数为。6.下列不会影响力作用效果的是()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D、力的单位7.在力的图示法中,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有向线段的长度不能反应力的实际大小B、作用点可画在受力物体上的任何位置上C、箭头的长短可以不算在表示力的大小的线段内D、标度的大小应视需求来合理选择8.作图:如图所示,物体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10牛的拉力

3、F,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这个力F。&课后练习1.比较如图1所示两力的大小()F1F2A、F1>F2B、F1<F2C、F1=F2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图示不能正确表示力的三要素B、在力的图示中,标度的选择不是任意的C、力的图示只能表示力的大小D、在力的图示中,作用点必须画在受力物体上3.如图2所示,力F1、F2、F3按从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A、F3>F2>F1B、F1>F2>F3C、F2>F3>F1D、F3>F2>F14.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不需调零就能用来

4、测量力B、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竖直方向的力以前,必须把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然后调零C、用在竖直方向已经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拉力时,必须重新调零D、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5.站在船上的人用竹篙点一下河岸,船就会远离河岸而去。这一现象中,真正使船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竹篙对河岸的力B、竹篙对人手的力C、河岸对竹篙的力D、人的脚对船的力6.坐在船上的同学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时,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每艘小船受力后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7.排球运动员打出的“上手飘球”,足球运动员

5、踢出“香蕉球”,他们都是利用控制力的、第8题图和来达到目的的。8.如图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先后两次作用于相同的弹簧,请仔细观察图中的(A)、(B)两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到越大,弹簧就越长这个道理制成的。10.物体在斜面上受到沿斜面向上8牛的拉力,如图所示,用力的图示画出物体所受拉力。11.某人用与水平方向300角、大水为10牛的力水平向右上拉小车,如图所示,用力的图示画出此力。12.用力的图示法作出图中绳子对物体5牛的拉力。第12题图第11题图第1

6、0题图第13题图13.某同学做实验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关系,如图所示,他将一根弹簧挂在天花板上,如(a)图所示,先用较小的力F1拉弹簧,弹簧伸长,如(b)图所示;再用较大的F2拉弹簧,弹簧伸长如(c)图所示。(1)观察比较图(a)(b)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察比较图(b)(c)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4题图14.如图所示

7、,用力拉同一根锯条,使其发生图中A、B、C、D四种形变,其中F1=F3=F4>F2。则:(1)分析比较A、B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比较A、C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比较A、D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