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34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2007.7.7).doc

KY-34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2007.7.7).doc

ID:57695529

大小:1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1

KY-34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2007.7.7).doc_第1页
KY-34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2007.7.7).doc_第2页
KY-34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2007.7.7).doc_第3页
KY-34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2007.7.7).doc_第4页
KY-34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2007.7.7).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KY-34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2007.7.7).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KY-34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一、主要特点1.闭环控制,可实现稳流或稳压的比例积分调节。2.适用于三相半控整流的调压控制,以及三相星形接法和角形接法的阻性负载的调压控制。3.能自动判断三相电源的相序,也就是对电源无相序要求。4.应用单片机技术,可适应于不同的使用方式及变压器输入的不同接法。5.三种控制信号输入方式:①2.2K电位器手动调节。②DC0~10mA电流信号调节。③4~20mA电流信号调节。6.两种反馈信号方式:①电流反馈DC0~75mV。②电压反馈AC10~220V、DC10~220V(可通过改变几个电阻的阻值由用户任选反馈电

2、压)。7.电源电压交流三相380V,不需要零线,不需要外接电源变压器和同步变压器。8.带有过流保护继电器,一组3A常开常闭触点输出。9.移相范围0--170°。10.触发脉冲形式:10KHz脉冲列。11.触发脉冲幅值:15V;触发电流:300mA。12.触发板尺寸:193mm×125mm×35mm二、使用与调整1.板上设置了一个四位的DIP开关,第一位、第二位和第四位的位置决定使用方式(参见图6~12)2.DIP开关的第三位处于ON一侧时,对应变压整流时变压器的输出绕组为反相绕制,用户可试拨一下看对应您的变压器该位应在哪侧。对于非变压整

3、流,如图9~12,DIP开关的第三位应处于OFF一侧。3.XT1接线端子的G1、K1、G3、K3、G5、K5为可控硅的触发信号,对应不同的使用方式分别按图6~12中表示的接线。4.XT1接线端子的J1、J2、J3为过流过压保护继电器的触点输出。“J1”、“J2”为常开触点,“J2”、“J3”为常闭触点。5.XT2接线端子的A、B、C接三相交流电源。6.当用外接电位器手动调节时,电位器接R1、H、R2端子且X与H相接;当用DC0~10mA电流信号调节时,mA+接mA0端子,mA-接G2端子,且X与Ⅰ相接;当用DC4~20mA电流信号调节时

4、,mA+接mA4端子,mA-接G2端子,且X与Ⅱ相接。7.用DC0~75mV反馈信号时,mV+接mV端子,mV-接G1端子。用DC0~220V反馈信号(或最高反馈信号在10V和220V之间)时,V+接V1端子,V-接G1端子。1.稳流还是稳压取决于XT2接线端子的信号反馈端子“K”的接法。当“K”和“Y”端子连起来时,为电压闭环是稳压调节;当“K”和“L”端子连起来时,为电流闭环是稳流调节。2.D18绿发光二极管为电源指示;D21红发光二极管为过流或过压报警指示。调节w1调整过流过压值。10.电压反馈信号是为稳压调节而设。根据最高反馈电

5、压的大小,需更换印制板上的电阻R52、R53、R54,其阻值可参考如下值:DC10V用1/4W680Ω;DC20V用1/4W3K;DC30V用1/4W4.3K;DC50V用1/2W8.2K;DC100V用1W20K;DC220V用1W39K。或者AC220V用1W39K;......购买时用户可将电压反馈值事先告知我们。若用户不用稳压调节则“V1”接线端子可不接线。交流电压反馈时若电压较高,安全起见应加变压器隔离降压;直流反馈高电压时可通过电阻分压来降压。三、注意事项1.拨动DIP开关时应先停电。2.该触发板为闭环调节输出,若“mV”和

6、“G1”端子短接,手动电位器或自动控制信号稍微一调,输出电流将达到最大。3.板子上的A、B、C端子接三相电时不能随便接,应和图6~12中的A、B、C相一致。以图7为例,板子上的A端子接的哪一相,哪一相就定为A相,对应这一相输入绕组的输出绕组接的可控硅接G1、K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