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传输设备功率受限距离与色散受限距离的计算.doc

光传输设备功率受限距离与色散受限距离的计算.doc

ID:57723048

大小:10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2

光传输设备功率受限距离与色散受限距离的计算.doc_第1页
光传输设备功率受限距离与色散受限距离的计算.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光传输设备功率受限距离与色散受限距离的计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功率受限距离与色散受限距离的计算功率受限距离L1(km)计算色散受限距离  由光源的类型和光通道总色散所限定。  色散主要是指集中的光能(例如光脉冲)经过光纤传输后在输出端发生能量分散,导致传输信号畸变。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信号的各频率成分或各模式成分的传输速度不同,在光纤中传输一段距离后,将互相散开,脉冲加宽。严重时,前后脉冲将互相重叠,形成码间干扰,增加误码率,影响了光纤的带宽,限制了光纤的传输容量。  与光纤色散有关的系统性能损伤有多种因素,主要有码间干扰、模分配噪声和啁啾噪声(chirping)三

2、种。  对于高比特率的传输系统,色散是限制中继段传输长度的主要因素。色散功率代价随传输距离、光谱宽度和色散系数这些参数值的增加而迅速增加。为了防范由于色散功率代价的迅速增加而导致的系统性能恶化,应该使系统有足够的工作余度,避开高功率代价区。一般认为1dB功率代价所对应的光通道色散值(D*L)定义为通道最大色散值。  就目前含EDFA的光通信系统工程应用的情况来看:光缆均采用G.652光纤,波长范围在1535nm~1565nm,属于单模传输,故不存在模分配噪声;对于STM-1和STM-4系统,系统一般采用DF

3、B光源,由于速率不高,输出功率不大(≤3dBm),虽采用内调制方式,但啁啾噪声很小,可以忽略;而STM-16和STM-64系统一般采用外调制,激光器中没有啁啾噪声。因而系统色散对于目前的光通信系统的损伤主要是码间干扰。  其理论计算公式如下:  Ld=ε/Dm,ε为光源的色散容限值,由光源的性能决定,Dm为光纤色散系数,对于G.652光纤的色散系数一般取18ps/(nm•km),而G.655光纤的色散系数一般取6ps/(nm•km)。  由于色散受限引起的色散受限距离小于实际需要传输距离,则要配置色散补偿模

4、块DCM,进行色散补偿。OptiX155&622HSTM-1&STM-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