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长安大学]

[笔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长安大学]

ID:5773434

大小:12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2-24

[笔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长安大学]_第1页
[笔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长安大学]_第2页
[笔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长安大学]_第3页
[笔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长安大学]_第4页
[笔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长安大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笔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长安大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讲授:贺荣绪言一、什么是建筑原理原理——基本原则(设计的基本问题)。建筑原理——研究建筑的设计规律、方法。二、学习建筑设计原理的目的、作用建筑原理着重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力求运用一般性的原则。三、主要从五个方面学习(一)建筑及建筑设计概论(基本问题)(二)建筑的功能问题(三)建筑的空间问题(四)建筑的技术与经济问题(五)建筑的艺术处理问题四、学习方法书:《建筑形式美的原则》、《外国著名建筑师丛书》、《建筑学报》、《世界建筑》。手:临摹插图。观察体会、理解与运用。第一章建筑及建筑设计概论一、建筑1

2、、什么是建筑Architecture《辞海》中解释:名词:房屋,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通称。动词:建造技术,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建筑学:Architecture——artandscienceofdesigningandconstructingbuildings。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designwhattherealationship。2、建筑三要素:适用、坚固、美观(功能、技术、形式)——维特鲁威《建筑十书》(32BC—22AD)A、适用:人们对建筑提出的功能使用方面的要求B、坚固:形成某种空间所凭

3、借的材料,结构等物质技术手段C、美观:人们对建筑提出的精神加审美方面的要求(建筑形象)构成建筑形式的基本因素:两个要求,一个手段(技术)。物质功能和审美要求的满足是设计的目的,而技术条件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15(1)实用性;(2)艺术性;(3)科学性。3、建筑的基本属性(建筑的基本性质和特征)——五种属性(1)建筑的时空性:A、实体和空间的统一;B、空间与时间的统一。(2)建筑的工程技术性:建筑由物质所构成,而且人为地、科学地构成的,包含建筑结构与材料、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设备、建筑施工。(3)建筑的艺术性:一种造型

4、艺术,一种不可避免的艺术。建筑是“凝固的音乐“(18世纪德国哲学家谢林《艺术哲学》)。(4)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民族地域有不同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气候)(5)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4、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科学,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进行形体环境创造,它既包括营造活动中的技术、原理、又包含时代风格的艺术体现,它是艺术和技术的系统知识。A、建筑设计;B、建筑构造;C、建筑历史;D、建筑物理(声、光、热)。吴良慵《广义建筑学》AGeneralTheoryArchite

5、cture二、建筑设计(ArchitectureDesign)1、建筑设计:是在一定的思想和方法指导下,根据各种条件应用科学规律和美学规律通过分析、综合创作、正确处理各种使用要求、处理如结构、施工、材料、经济等方面之间关系,为创造良好空间关系和宏伟蓝图而提出的方案。2、建筑设计的特点(1)建筑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现(最突出的特点);(2)建筑设计是一项很繁杂、综合性很强的工作;(3)建筑设计需要多科相互配合协调。3、建筑设计的基本准则(1)建筑的三要素:适用、坚固、美观;(2)要遵循法律、法规、规范、标准;(3)要按

6、业主(甲方)的要求进行设计;(4)要重视地理、气候条件;(5)要考虑当地的地域因素(社会、民族、文化);(6)其它因素(周围环境、内地情况……)。4、建筑设计的过程(1)项目委托和设计前期的研究;15(2)方案设计阶段(建筑方案设计、方案投标阶段);(3)初步设计阶段;(4)施工图设计阶段;(5)施工现场的服务和配合阶段;(6)竣工验收和工程回访阶段。三、公共建筑及其特点1、定义:公共建筑——人们进行日常社会生活的活动场所和环境。2、特点(1)公共建筑的综合性强,空间要求复杂(2)公共建筑的种类复杂3、分类A、使用功能分

7、:1、公共建筑(医疗、文教、办公、商业);2、居住;3、工业。B、规模上分:1、大量性建筑;2、大型性建筑(体育馆、航空楼)。C、按层数分:居住建筑,1—3层:低层住宅;4—6层:多层住宅;7—9层:中高层住宅;10层以上: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高度超过24米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24米)超过100米的无论居住还是公共建筑者为高层建筑。D、按建筑等级分建筑的耐久所限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或高层建筑;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一般的建筑;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次要的建筑;四级耐久年限:

8、15年以下,临时的建筑。第二章建筑的功能问题第一节建筑的功能使用价值(功能)=目的性+使用要求一、建筑功能问题所包含的内容(人们盖房子有它的具体目的和使用要求)1、物质功能;2、精神功能;3、社会功能;4、环境功能。二、功能与空间1、形式由功能而来(FormFollowsFunction)(有一定的缺陷)2、功能与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