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尖尾藻的摄食.pdf

海洋尖尾藻的摄食.pdf

ID:57750093

大小:327.9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8

海洋尖尾藻的摄食.pdf_第1页
海洋尖尾藻的摄食.pdf_第2页
海洋尖尾藻的摄食.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海洋尖尾藻的摄食.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1卷第1期2012年3月海洋技术0CEANTECHNOLOGYV01.31,No.1Mar,2012海洋尖尾藻的摄食安鑫龙1,李雪梅1,李亚宁2(1.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赤潮与水环境实验室,河北秦皇岛066003;2.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天津300270)摘要:海洋尖尾藻(Oxyrrhismarina)是世界广布的一种赤潮原因甲藻。以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mikimotoi)等6种海洋微藻为饵料对海洋尖尾藻的摄食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海

2、洋尖尾藻的摄食方式为滤食,整个摄食过程分为水流形成和胞吞作用两个阶段;水流形成依靠海洋尖尾藻整个细胞围绕饵料藻旋转实现,胞吞器官为纵沟;每个海洋尖尾藻细胞内可同时容纳饵料藻一至数个。此外,分属于不同门类的供试藻均能被海洋尖尾藻摄食。关键词:海洋尖尾藻;摄食方式;摄食过程;滤食;胞吞作用中图分类号:Q9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l003—2029(2012)01—0100—03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海洋开发活动不断加强,氮、磷等营养盐排入渤海的总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大面积甲藻赤潮频繁发生,

3、给沿海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究其原因可知,营养盐的输入引起了渤海营养盐结构和比例发生改变,导致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使鞭毛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1】。海洋尖尾藻(阮y砒蠡marina)是世界沿海广布的一种海生自由生活的单细胞真核、具两条腰生鞭毛的典型赤潮原因甲藻,分布于我国广东大鹏湾和大亚湾、山东青岛以及河北秦皇岛等沿海,以硅藻、绿藻、隐藻、甲藻、金藻和细菌等作为其主要饵料进行异养型杂食生活叫。海洋尖尾藻在国内还没有引起广泛重视,除了其微观结构[5-63有报道外,关于其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还鲜见报道【1_

4、3】。本实验室从河北省秦皇岛沿海成功分离一株海洋尖尾藻并对其进行了室内培养,研究发现,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mikimotoi)等可作为海洋尖尾藻室内长期培养的饵料,在米氏凯伦藻培养液内接种海洋尖尾藻7d后培养液的颜色由饵料藻的黄褐色变为淡粉红色,而且高密度的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起始密度为6.1×107cell·ml。1)和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zhan百iangensis,起始密度为4.6×1

5、06cell·ml一)培养液中海洋尖尾藻的生长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2-31。本研究以亚心形扁藻、米氏凯伦藻、蛋白核小球藻、湛江等鞭金藻、绿色巴夫藻(Pavlovaviridis)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等6种海洋微藻作为海洋尖尾藻的饵料对其进行了室内培养,跟踪观察了海洋尖尾藻的摄食过程,希望能为今后海洋尖尾藻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一定依据,从而为海洋尖尾藻的开发利用及其引发赤潮的调控研究奠定基础。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供试藻种海洋尖尾藻、亚心形扁藻、蛋白核小球藻、

6、绿色巴夫藻、三角褐指藻、湛江等鞭金藻和米氏凯伦藻均由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赤潮与水环境实验室提供。1.1.2主要仪器、设备OLYMPUS显微镜(13本);GXZ智能型光照培养箱(宁波江南仪器厂)。1.2方法1.2.1海洋尖尾藻的室内培养在6瓶各盛有200ml供试饵料藻培养液的三角瓶中,分别加入海洋尖尾藻,然后放置于培养箱内进行培养,用显微镜检查海洋尖尾藻的生长情况,每天定时摇动各培养瓶两次[”。1.2.2海洋尖尾藻细胞摄食的显微观察分别吸一小滴1.2.1中培养的海洋尖尾藻培养液置洁净的凹玻片中央,然后利用OLY

7、MPUS显微镜连续观察,检查海洋尖尾藻细胞对供试饵料藻的摄食情况并拍摄海洋尖尾藻细胞对亚心形扁藻和米氏凯伦藻的摄食过程。收稿日期:2011-11-24基金项目:河北省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lOlAl89);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Ij(BQ08—98)作者简介:安鑫龙(1976一),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赤潮科学和水生生物学。Email:axlqhd@126.(30111第1期安鑫龙.等:海洋尖尾藻的摄食2结果与分析2.1海洋尖尾藻的摄食过程经显微镜

8、观察发现,海洋尖尾藻细胞靠近饵料藻细胞后,以饵料藻在内、海洋尖尾藻在外的排列方式沿视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等连续旋转若干圈后。海洋尖尾藻逐渐将整个饵料藻细胞裹入纵沟,然后通过原生质蠕动进人体内(图1:A—C),形成“食物泡”后逐渐被消化吸收(图I-D)。因此,海洋尖尾藻的摄食方式为滤食性.整个摄食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水流形成(图1一A。弧形箭头表示海洋尖尾藻和饵料藻共同旋转以及水流方向),第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