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2).doc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2).doc

ID:57817354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0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2).doc_第1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2).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語文教學論文範文

2、初中語文教學目的確定  我們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目標設計上存在著不少的問題,直接導致了課堂效率的低下:  1.目標要求過高或過低。這方面原因一是教師沒有吃透教材,二是教師對學生情況瞭解不夠,高估或低估了學生認知水準和語文能力。目標要求過高,脫離學生實際,導致大部分學生對目標內容茫然不知所措,加重學生思想負擔,教學任務無法完成,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目標要求過低,所教內容學生低年級已經理解並掌握,到了高年級教師還要不斷訓練要求,學生強打精神,磨來磨去,教學效益低,更重要的是磨滅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產生厭煩的情緒

3、。  2.教學目標不明確,不能突出教學重點內容。對教材沒有進行深挖、吃透、靈活組織,導致教學目標的不明確。要麼面面俱到,突現不出重點,眉毛鬍子一把抓,加上補充大量資料,顯得過度臃腫,喧賓奪主,一堂課下來學生一頭霧水,不知這節課要掌握什麼,內容過多讓教師在45分鐘內難以完成教學任務;要麼目標確立過低,課堂容量太小,一節課只抓一兩段,密度小,效率低下,一節課學生沒有學到多少實用的東西。  3.教學目標不能體現語文本體性。由此導致教學過程中只是熱鬧的解讀文本內容,忽視了語文本體,將語文課上得像生物課、科學課、地理課、歷史課甚至建築課

4、、數學課等等,就是不像語文課。用洪鎮濤老師的話說就是"我們都熱心去種別人的田,卻荒了自己的地"、"我們語文老師個個都是學雷鋒的模範"。  那麼,閱讀教學中怎樣才能合理明確地確立教學目標呢?筆者覺得應當注意下面幾點:  1.準確深入地解讀文本,深入地瞭解學生實際,結合文本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確立合理明確的教學目標,確保教學目標的切實可行,確保教學目標的落實。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應該根據學段目標、單元目標,結合學生階段特點和認知能力,照顧學生的認知差異,不能確立過高於或過低於學生實際的目標。例如對於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新課標作了明

5、確要求,重在考查學生記誦積累淺顯文言文的過程,人教實驗版七年級上冊文字淺顯的傳統精品篇目,如《論語十則》《智子疑鄰》、《塞翁失馬》,可以讓學生整篇背下來,至於《山寺》《童趣》,難度較大,可以鼓勵程度好的學生背,大部分學生讀熟即可。另外,文言語法方面,例如詞法、句法等文言知識,新課程照顧到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初中階段不要求過多涉及,學生知其然即可,只要能憑藉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即可,教師不能像對高中學生那樣對詞法、句法作過高要求。當然,符合學生實際的目標一定要落實到位。  2.確立教學目標應整體把握,突出重點,點面結合,取捨

6、適度。一節課內容的教學目標不可以面面俱到,過於寬泛,要突出教學目標中的重點,合理分配教學時間。例如人教實驗版八年級上冊《陋室銘》一課,教學要求一課時,雖然文章很短,只有81字,但文章內涵很豐富,所謂一字千金。從思想內容上看,表現了作者安貧樂道的情趣、高潔孤岸的節操、不慕名利的人生追求;從表現手法上看,文章使用了托物言志手法,借陋室來表明自己志向;從語言上來看,第一,含蓄精煉,短小精悍,富有表現力;第二,駢散結合,一韻到底,平易流暢,琅琅上口,有很強的節奏感;第三,運用多種修辭格,除了駢文的排比對偶之外,還運用了比興、借代、反問

7、、互文、引用等多種修辭格;從構思方面看,新穎別致,反向立意,結構嚴密,層次井然,比興開頭,引出陋室,類比作結,突出陋室;從文言知識上看,名詞動用、一詞多義、倒裝句式、實詞虛詞,不可謂不典型。一節課只有短短的45分鐘,要想讓學生掌握眾多的內容,根本不可能。要想面面俱到,平均分配教學時間,只能都是蜻蜓點水,點到為止。所以,必須結合學段特點和文本特點,篩選出教學內容,確立本課的教學目標,並突出其中一兩點作為教學重點。  3.要突出語文本體性。在確定目標時要結合文本培養學生感受語言、品味欣賞語言和評價語言的能力,重視學習語言,重視語言

8、訓練,突出語文本體。文本中涉及其他領域的知識點到為止,不糾纏不清,可鼓勵學生課餘時間向相關學科老師請教或查資料解決。例如教學人教實驗版七年級下冊《天上的街市》一課,根據文本內容及學生實際可確定其教學目標:學習、誦讀詩歌,培養讀詩興趣,理解詩中表現的思想感情,體會聯想和想像的表現作用,培養聯想和想像的能力。這樣就體現出了語文本體性。如果過分于對天河、牛郎星、織女星等知識作以介紹,就上成了天文學課。教學人教實驗版七年級下冊于光中先生的《鄉愁》一課,教學目標可以確立在誦讀詩歌、品味詩歌語言、體味詩歌感情上,引導學生熱愛祖國,體會臺灣

9、同胞濃厚的思鄉情懷是必要的,但是如果過多關注兩岸關係、黨對臺灣的方針政策、臺灣的重要地位、臺灣的現狀,就上成了思想政治課。人教實驗版八年級上冊《奇妙的克隆》一課,教學重點結合教材內容可確定為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瞭解文章的說明順序及說明方法,對文中涉及的克隆知識,只要求學生大略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