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估审核要求.doc

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估审核要求.doc

ID:57832234

大小:2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31

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估审核要求.doc_第1页
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估审核要求.doc_第2页
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估审核要求.doc_第3页
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估审核要求.doc_第4页
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估审核要求.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估审核要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估审核要求环评文件(报告书、表)是为项目审批提供技术依据,应符合六条审批原则、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不要产生后遗症(厂群纠纷、环境污染事故等)。在报告书评估审核中应关注以下问题:    一、项目概况及产业政策相符性1、了解项目的名称、组成、生产规模、产品产量、投资额、占地等,技改项目要了解技改前后的变化。判别是否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与相关规划相符。可能存在的问题:项目内容与经济部门的文件不符、项目组成不明确(配套工程,如码头、铁路专用线、秸秆运输路线等)、生产装置不配套、项目性质不明确等。2、产业政策除了对照国家、

2、省、市相关的“指导目录”外,还要关注:水泥、焦化、钢铁、平板玻璃等行业准入条件----对生产规模、选址、等量淘汰、配套矿山(生态)等相关规定要求。资源再生项目:属综合利用,应属鼓励类,但要符合危废管理相关要求、废电池污染控制技术、焚烧储存设施建设规范、医疗废物处置运输路线等;    二、规划相符性重点应是与用地规划、环保规划相符性。1.用地规划工业项目明确是否属规划的工业用地?非工业项目也应符合用地规划要求。位于开发区或工业集中区的还应明确产业定位是否相符?此问题也较为突出,应予以关注,否则有失区域环评的目的。2.环保规划:集中供热、污水

3、集中处理、固废集中处理等规划。可能存在的问题:A、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没有阐述清楚,只是抄录规划环评的,不写建设状况,实施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的可行性不明确。B、自建锅炉、废水自行处理的理由不充分。C、过渡期不明确。3.其它规定:通榆河、望虞河、苏北的京杭运河等清水通道保护条例,各类保护区(区域供水水源保护区、太湖一二级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盐城珍禽保护区等),长江岸线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要明确是否相符;不相符但又要建的、或规划做调整的,是否有合理说明。为此:报告书应对这些相关规划阐述清楚,特别是开发区的环保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现状阐述清楚;

4、相关的规划图件要清楚,环保基础设施要醒目标出,必要时要标出管网分布;各类保护区的边界要画出;开发区做过环评的要给出环评批复意见。    三.是否稳定达标排放-----工程分析、污染治理措施评价技术性较强,审核中可注重结果,轻过程(过程由专家把关),重点审核以下内容:1.工程分析---排污环节、污染因子、源强核算是否清楚(1)  排污环节污染源来自二个方面---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①生产装置排污环节----工艺流程图②公用工程排污环节------主要是供热(锅炉、导热油炉燃料用量估算)、给排水(水平衡图)和贮运系统(装卸和罐区的无组织排放),

5、其它还有制冷剂、用氨制氢、船舶废水等。(2)  污染因子的确定-----特征污染因子(特别是有机毒物)是否有漏项。一般可从原材料消耗、反应方程式等确定。因此要求报告书给出:原材料的名称、规格、组份、理化性质等,镀液、清洗液、油漆、稀释剂的组份等,反应生成物、付产物、过量反应物,贮运系统及公用工程等。(3)污染源强核算-----理论分析(做好几个平衡)与类比相结合平衡要求以表、图形式给出平衡,建议做到进治理设施前(回答污染物发生量)。可能存在的问题:A、物料平衡不切合生产实际情况。B、类比值不合理。最好是二者结合、相互印证。扩建项目应能结合

6、现有项目进行分析。C.蒸汽平衡-----确定蒸汽用量、进而确定燃煤量(可按1吨煤产5-6吨蒸汽核算)(4)废气排气筒个数及排放参数、排水体制及外排的废水量。可能存在的问题:不能明确给出有几个废气、废水排口;排放方式及排放速率常被忽视-------废气较突出,关系到评价预测模型选择、以年均值代替。数据前后不一致;废水污染物源强只有COD,不给具体的污染物含量(关系到治理方案);用标准来推算排污量等。(5)对于技改项目,报告书是否对以下问题阐述清楚:① 技改前后产品产量变化,是新增生产线还是扩大生产能力?设备更新和淘汰,生产工艺的差别,“三废

7、”排放及治理措施的变化,排气筒个数是否增加,排放源强是否变化。② 公用工程前后变化情况。特别和本项目有关的,有依托关系的。③ 分析老厂存在的环境问题,从达标排放(含厂界噪声及浓度达标问题)、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综合利用等各个方面分析,尽可能提供实测数据。④  “以新带老”措施内容(或逐步实施计划)是否明确。2.污染治理评价·要求:治理措施是否明确、治理措施是否可行、“以新带老”措施及新老污染治理设施的关系是否交代清楚。普遍存在问题:大多报告书是薄弱环节,普遍是可行性、可靠性论证不足,有的仅仅是“措施的罗列”,有的连“去除效率”都没有给出,

8、大多没做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更无多方案比选。环保验收往往发现效率达不到,要求修编。重点关注:(1)治理措施是否明确废气处理应按排气筒逐一给出措施;废气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废水排口设置及及废水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