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版)2013届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专家概述+解题思路与方法+专题测试)专题十三 实验.doc

(广东版)2013届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专家概述+解题思路与方法+专题测试)专题十三 实验.doc

ID:57843164

大小:789.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31

(广东版)2013届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专家概述+解题思路与方法+专题测试)专题十三 实验.doc_第1页
(广东版)2013届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专家概述+解题思路与方法+专题测试)专题十三 实验.doc_第2页
(广东版)2013届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专家概述+解题思路与方法+专题测试)专题十三 实验.doc_第3页
(广东版)2013届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专家概述+解题思路与方法+专题测试)专题十三 实验.doc_第4页
(广东版)2013届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专家概述+解题思路与方法+专题测试)专题十三 实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版)2013届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专家概述+解题思路与方法+专题测试)专题十三 实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十三实验专家概述一、本专题的重点内容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实验十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十三: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二、本专题的难点内容电学实验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考查的内容是:器材的选择、实物连线、电路故障分析、电路设计、数据分析、误差分析等.1.电流表

2、内、外接的选择方法(1)临界电阻确定法当Rx>时,电流表内接;当Rx<时,电流表外接;当Rx=时,电流表内、外接均可.(2)电阻确定法当Rx≫RA时,电流表内接;当RV≫Rx时,电流表外接.(3)试触法将电流表、电压表和待测电阻Rx组成图所示电路,且当电压表滑动头P由位置1变换到位置2时,若电流表读数变化明显,电流表要内接;若电压表读数变化明显,电流表应外接.2.滑动变阻器限流式和分压式电路的选择方法.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有a、b两种常用的接法:a叫限流接法,b叫分压接法.(1)电阻确定法若已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R0),待测电阻为Rx.当Rx

3、用限流式;当Rx>R0时,应选用分压式.(2)电压表读数变化确定法若要求电压表示数从零开始连续变化,应选用分压式.-16-(3)极限条件确定法若已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R0),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为Rx,电源电动势为E,可选假设用限流式,则①当电路中电流的最小值Imin=超过滑动变阻器中额定电流值,或超过Rx中的额定电流值,或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的时,应用分压式.②当待测电阻Rx两端电压的最小值Umin=超过Rx中的额定电压值,或超过电压表量程的时,应用分压式.③当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值P0=大于其额定电功率时,应用分压式.3.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方法(1)安

4、全性原则电路中电流、电压的最大值Imax=、Umax=E应小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或用电器的额定值.(2)准确性原则电路中电流的范围(Imin=、Imax=),电压的范围(Umin=、Umax=E)应在量程的到范围之内.三、本专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物理实验的主要思想方法1.等效替代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如在电路中以一个电阻来等效代替多个电阻,以便于分析电路;在研究多力合成的问题上,以一个力等效替代多个力……2.

5、测量量的转换法:某些物理量直接测量有困难,可以利用它与其他物理量间的某种关系,转换为测量那些较容易测量的物理量,这是物理实验中重要的方法.例如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就是如此,我们可以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gt2,转换成测量位移s和时间t.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本应测量两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但速度难以直接测量,利用从同一高度平抛的物体的运动,水平位移s与初速度v0成正比的关系,把测速度转换成测长度.3.控制变量法:在多因素的实验中,可以选控制一些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如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可以先保持质量一定,研究加速度a和力F的关系;再保

6、持力F一定,研究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4.留迹法:把瞬息即逝的现象(位置、轨迹、图象等)记录下来,如通过纸带上打出的小点记录小车的位置;用描迹法画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用沙摆显示振动的图象等.5.累积法:把某些难以直接准确测量的微小量累积后测量,提高测量的精确程度,如测单摆振动的周期,应测量单摆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t,则单摆振动的周期为T=(n为全振动次数),以减小启动秒表及制动秒表造成的误差.经典例说例1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16-实验中,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记数点,共取了7个记数点.测出每两个相邻记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

7、、、.然后他把纸带上、、各段准确的剪开成6段,按如图所示那样贴在坐标纸上,彼此不留间隙也不重叠,纸带下端都准确地与横轴重合,的左边准确地与纵轴重合,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速度.该同学在这个图中作出了速度图象,并由图象求出了加速度a.请说明他是如何作出速度图象并求出加速度a的.图2-8【分析】有关纸带的处理,是每年高考的热点.若纸带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满足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为常数,即Δs=at2;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利用该两个结论,可以求得纸带的加速度和各点的瞬时速度.【解】由于各段纸带是等宽的,所以每条纸带的宽度可表示一个时间单位T

8、,每条纸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