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露天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探讨.doc

某露天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探讨.doc

ID:57848551

大小: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1

某露天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探讨.doc_第1页
某露天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探讨.doc_第2页
某露天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探讨.doc_第3页
某露天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探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某露天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露天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探讨摘要:通过调查某露天矿山的地质环境,分析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成因,探讨其保护与治理恢复方式,提出保护措施、工程治理措施和牛态恢复措施等,可有效降低或消除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减少土地资源破坏,保护和修复牛态环境。关键词:露天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可避免地要対牛态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更为严重。长期以来,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产牛了各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牛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矿山地质环

2、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的形势越来越严峻[1]。1自然地理1.1交通矿区位于江门市新会区正南约40公里,行政隶属崖门镇,距崖门水道约lkm,1000〜5000吨级运输船只可通航,有简易公路连接至会城的二级车道,与珠(海)一阳(江)沿海高速公路相接,水陆交通方便。1.2气候矿区地处沿海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潮湿,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9°C,年平均降雨量1775mm,年平均降雨日为155天,年平均蒸发量为1661.3mm,年平均风速2.5m/s,最大风速22m/s,每年8〜9月常有台风侵袭,狂风暴雨,来势凶猛。1.3地形地貌矿区属丘陵地貌,山脊东起灶面山,西至五马同槽,总体为北东东走

3、向,南北两侧均为坡地,地形坡度约20。〜30。,局部在35。以上;北东面山体坡度约10〜20。。最高点位于五马同槽山头,海拔350.8m,最低点位于灶面山北东部,海拔约50m,总体地势具有西高东低的特点。1.4地表水矿区地表水系属珠江下游水系,矿区北边约100m外近东四向山间沟溪较发育,均为季节性小沟,雨季涨满,旱季干涸。矿区南边约100m处有一条东西向小河流经,河道蜿蜒曲折,宽度5〜20m,水深0.5〜2.0m,矿区侵蚀基准面标高约50m,地表水最终汇入崖门水道流入大海。2地质概况2.1地层矿区仅出露第四系残积层Qcl和冲洪积层Qpl+al,残积层分布于山体表层,岩性为砂质、砾质粘性土

4、或含粘性土砾砂,厚度一般1〜3m;冲洪积层分布于灶面山以南,岩性以可朔状粉质粘土为主,厚度3〜15m。2.2岩浆岩矿区仅出露燕山第三期花岗岩(丫52(3)),岩石为黑云母花岗岩,灰白色为主,局部呈浅玫瑰色一肉红色,屮粗粒花岗结构(局部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2.3构造区域上处于粤屮坳陷内,矿区内褶皱、断裂构造不发育,仅见花岗岩节理构造,主要分布于屮风化岩和浅部微风化岩之屮,优势节理2组,产状为为128°Z76。和37°Z80°,两组节理面都平直,延伸3〜8m,节理间距一般0.5〜2m,节理而接触较紧密,局部微张。未发现有规模较大的地质构造现象,矿区地质构造较简单。2.4水文地质第四系孔隙

5、含水层:主要分布于山间沟谷冲积砂砾层屮,为孔隙水,透水性中等,富水性中等,单井涌水量约100〜150m3/d,水位埋深0.3〜5m,随季节变化明显;花岗岩基岩裂隙含水层:主要分布于地表浅部强风化和屮风化岩石屮,为裂隙水,富水性为弱一屮等,水量较贫乏。矿区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势较高,自然排水条件好,因此水文地质条件简单。2.5工程地质覆盖层(包括残积、全风化、强风化和屮风化层)厚度介于2.5〜38m之间,一般厚14m左右。残积层和全风化层岩性松软,强风化层呈半岩半土状,三者遇水均易软化、崩解,工程地质条件差;屮风化层岩性脆,但其工程地质条件较稳定。矿体(微风化一未风化花岗岩)岩性较坚

6、硬,摩氏硬度平均为5.9,矿石均一稳定,单轴抗压强度平均为106MPa,工程地质条件良好。2.6开采方案概况该矿山主要牛产各种规格的建筑用花岗岩石料产品,开采区面积约43.46公顷,矿体长约1100m,宽260〜710m,平均厚约22.95m,资源储量997.557万m3。采用“从上往下分水平台阶开采"的采矿方法,将顶部风化层开挖运走,先期形成300m标高基建平台,然后区壁分级放坡。设计土质边坡角为45°;风化岩质边坡角为55。,每台阶高8m;微风化〜未风化岩质边坡角为60。,每台阶高15mo安全平台宽4m;清扫平台宽8m。由于两条山脊高差较大,灶面山地段最低开采标高为160m,五马同槽

7、地段最低开采标高为210m,垠终将形成6〜8级台阶和2个平台。开挖出的废土石堆放于矿区东边约30m处的排土场,占地而积约11公顷。3地质环境问题3」边坡失稳开采区现状地质灾害弱发育,开采结束后将形成最大高差约90m的采坑边坡,利用赤平投影分析边坡稳定性,当结构面及其组合线的倾向与边坡临空面的倾向相同,且倾角小于坡角吋,岩石块体易产牛滑移和崩塌。岩石两组节理分别为128°Z76°和37°Z80°,其组合线倾向92。倾角73°,取主边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