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敞式蝶形码头墩位平面布置的优化研究.pdf

开敞式蝶形码头墩位平面布置的优化研究.pdf

ID:57922199

大小:104.0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10

开敞式蝶形码头墩位平面布置的优化研究.pdf_第1页
开敞式蝶形码头墩位平面布置的优化研究.pdf_第2页
开敞式蝶形码头墩位平面布置的优化研究.pdf_第3页
开敞式蝶形码头墩位平面布置的优化研究.pdf_第4页
开敞式蝶形码头墩位平面布置的优化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敞式蝶形码头墩位平面布置的优化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6年10月水运工程Oct.2006第10期总第394期Port&WaterwayEngineeringNo.10SerialNo.394开敞式蝶形码头墩位平面布置的优化研究吴澎,姜俊杰,张廷辉,汤建宏(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北京100007)摘要:通过三维不规则波波浪、潮流水池物理模型实验和OPTIMOOR数学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LNG船型尺度进行了多种环境荷载作用下LNG船舶系靠泊状态时缆绳张力及船舶运动量的研究。以减少环境荷载作用下船舶运动量以及均匀缆绳张力分布为优化目标,提出了

2、开敞式蝶形码头泊位长度和墩位平面布置确定的原则和方法。关键词:物理模型实验;OPTIMOOR数学模型计算;开敞式蝶形码头;优化目标中图分类号:U656.1+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4972(2006)10-0120-08OptimizationStudyonMooringDolphins′LayoutofButterflyOpenSeaTerminalWUPeng,JIANGJun-jie,ZHANGTing-hui,TANGJian-hong(ChinaCommunications

3、Planning&DesignInstituteforWaterTransportation,Beijing100007,China)Abstract:Through3-Dirregularwave¤texperimentsinthewavebasinandcalculationusingOPTIMOORmodel,asystematicalstudywascarriedoutonlinetension&shipmovementsofLNGcarriersundermanykindso

4、fcircumstanceloads.Aimingatreducingshipmovementsandaveragingthelinetensiondistribution,thispaperpresentstheprincipleandmethodsfordeterminationofmooringdolphins'layoutofButterflyOpenSeaTerminal.Keywords:physicalmodelexperiment;calculationusingOPTMOORpr

5、ogram;butterflyopenseaterminal;optimizationgoal随着原油、液化天然气、煤炭、矿石等货物程实际,深入研究了船舶系靠泊状态时不同环境海上长距离运输量的逐步加大,运输船舶日趋大荷载作用下船舶运动量以及各缆绳受力等因素随型化发展,对港口水深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这不同泊位长度和墩位布置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以一趋势,港口逐步向外海发展,并越来越多地采减少环境荷载作用下船舶运动量、均衡缆绳张力取开敞式布置形式。由于外海开敞式码头船舶停和减少断缆危险性为优化目标提出了外

6、海开敞式泊水域的风、浪、流等自然环境条件呈现大小、蝶形码头泊位长度以及墩位平面布置优化的原则方向随机性较强的复杂现象,在外界环境荷载作和方法。用下系泊船的运动响应及受力也更为复杂,这就给外海开敞式码头设计带来了特殊的问题。1物理模型实验研究本文从船舶系靠泊物理模型试验和OPTIMOOR1.1实验概况数学模型计算两方面入手,结合唐山LNG码头工实验在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及近海工程国家重收稿日期:2006-09-19作者简介:吴澎(1956-),男,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港口航道的规划、设计、管理工

7、作。第10期吴澎,等:开敞式蝶形码头墩位平面布置的优化研究·121·点实验室波流水池中进行。水池长50m、有效宽置,布设工作平台1个(45m×28m)、靠船墩4个、度24m、深1.0m。系缆墩6个,结构均采用高桩墩式结构[1]。码头墩实验原型码头总平面布置及水工结构形式采位平面布置见图1,试验原型船型参数见表1。缆用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唐山LNG码头工程的设计绳采用原型为!75mm的尼龙缆绳,护舷原型为方案:泊位总长度430m、港池水深14m(当地1700H鼓型橡胶护舷(两鼓一板),每组护舷设计理论

8、最低潮面),码头各墩平面布置采用蝶形布吸能量1882kJ,设计反力2732kN。图1原型码头平面布置及实验中系缆布置示意图(单位:m)表1实验用LNG船型原型尺度算风的作用力,再换算成模型值,施加在受风船舶上[2-3]。船舶舱容量船型主尺度/m设定实验组次如表2,对于每组次实验进行3(×104m3)总长型宽型深满载吃水次,取3次实验数值的平均值作为实验值。实验2032551.527.51214.7229243.3526.3511.5时将艏(艉)缆:横缆:倒缆=4:4:2的各2根缆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