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

北京市海淀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

ID:5796438

大小:261.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7-12-25

北京市海淀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_第1页
北京市海淀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_第2页
北京市海淀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_第3页
北京市海淀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_第4页
北京市海淀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43--北京市海淀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建设与发展规划(2004—2008年)——2005年5月27日经海淀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二○○五年五月43--目录一、海淀区的基本情况与分析4(一)海淀区的区域特点4(二)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7(三)区域科技能力分析11二、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解决的关键性问题16(一)以科技推动园区升级和北部新区开发,发展富裕型海淀16(二)以科技缩小区内知识差距,构筑知识型海淀17(三)以科技促进环境建设,打造生态型海淀17(四)以科技提升城市

2、服务功能,创建服务型海淀18三、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18(一)发展目标19(二)海淀区建设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任务20四、示范区建设的支撑条件与保障措施25(一)成立建设示范区的执行机构,实行目标责任制25(二)推进体制创新和环境创新,打造服务型政府26(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28(五)加强科技宣传,营造推进科技进步的浓厚氛围29五、确定与规划目标相配套的优先项目或工程29(一)整合科技资源,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项目2943--(二)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发展各类服务平台建设和中介服务机构的

3、示范项目31(三)动员社会力量,重点支持北部新区信息化建设的示范项目33(四)贯彻科学发展观,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态示范项目34(五)利用各种资源,重点支持科学技术普及的各种软、硬件建设的示范项目35六、编制《海淀区科技进步示范区建设指标计划表》36《海淀区科技进步示范区建设优先项目(工程)一览表》3643--海淀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建设与发展规划(2004—2008年)(审议稿)为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按照科学技术部“建设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县)”的要求,海淀区从自身的经济社

4、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依据“有特色、可执行”的原则,编制“北京市海淀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建设与发展规划(2004—2008年)”,旨在进一步整合区域科技资源,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服务和辐射能力,整体上提升区域内企业的科技水平,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和生存与发展环境建设,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一、海淀区的基本情况与分析(一)海淀区的区域特点1、自然、人文和生态环境海淀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东邻西城区、朝阳区,西连石景山区、门头沟区,北靠昌平区;南接宣武区、丰台区,面积达430.76平方公

5、里,人口总数为184.13(户籍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32万人。海淀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境内有大小河流11条,总长度119.86公里,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43--海淀区人文积淀厚重,名胜古迹众多,园林风光宜人,旅游资源丰富,人居环境良好。海淀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是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诞生地,区内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高等院校,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科研院所,上百年来,这里一直是中西文化的交融点,引领着中国文化的潮流。各类文物点达262处,其中国家

6、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清代形成的三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更被称为“集天下胜景于一地,汇古建绝艺于京华”。海淀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海淀区人均绿地面积达47.0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6.9%,道路绿化总长度584.2公里;公园18个。2004年,海淀区基本完成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四季青乡绿谷氧吧工程取得良好效果,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达到63.4%。2、经济发展基本评价海淀区经济实力雄厚。2004年海淀区生产总值1057.7亿元,同比增长18.5

7、%,高出全市5.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4.7%;财政收入58.2亿元,同比增长22.4%,可支配财力居全市各区县之首。2004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之比为0.2:20.9:78.9,形成了以绿色产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和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格局。海淀区高新技术产业依靠区内科技资源优势,经过多年的积累,已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和首都经济的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从1998年的4546家增加到2004年的1.4万多家,总收入亿元以上企业从1998年的67家增加到2004年的200多家。目前上市公司近40家。2004

8、年,海淀园技工贸总收入达到2062.8亿元,同比增长21%。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91.4%。海淀区人民生活水平较高。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