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

ID:5796950

大小:280.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7-12-25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_第1页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_第2页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_第3页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_第4页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_第5页
资源描述: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計畫書指導教授:曾復生題目:開放外勞政策與管理機制─以台北市為例〈OpenImportedLaborersPolicyandManagementMechanismInTaipeiCity〉研究生:蔡佩臻撰班級:戰略所碩二學號:799330385中華民國100年11月1日開放外勞政策與管理機制─以台北市為例《目次》壹、問題陳述………………………………1貳、研究動機與目的………………………2參、研究範圍與限制………………………5肆、研究方法、途徑與架構………………6伍、概念界定………………………………9陸、文獻評析………………………………13柒、論文

2、大綱………………………………25捌、預期研究成果…………………………26玖、研究進度管制…………………………27拾、參考書目………………………………27拾壹、重要大事紀要………………………34開放外勞政策與管理機制─以台北市為例壹、問題陳述後工業社會〈Postindustrialsociety〉工業已不再是經濟結構中最主要部分,而被服務業所取代;知識和資訊取代勞動力成為社會生產力的源頭。並透過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過程,擴散到其他新興國家,出1現全球性的社會關係和文化現象。在全球化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及全球的不平等狀況下,個別的男與女被迫從外債高舉的國家,遷移到相對發

3、展快2速的異鄉討生活。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勞動市場僱傭型態也呈現多樣化,人力需求也不再侷限同一國家,不同文化的工作者會相處一起工作。台灣於1960、70年代因勞動力的密集產業開創了經濟奇蹟;但隨著產業結構轉型、國人受教程度提高及職業觀念改變等因素,並受全球化潮流影響,導致產業及資本大量往國外移動,尤其在1980年中期後更有顯著增加趨勢。當產業外移出走,加速國內勞動力市場緊縮,於是開始出現非法外勞在工廠或工地中從事本國人所不願從事之工作情事發生,並有勞力密集產業向政府抱怨缺工聲浪源源不斷。政府為要求產業根留台灣,於1989年以「十四項重要工程人力需求措施因應方案」正式開放引進泰國籍勞

4、工協助公共工程建設短期人力補充。至1991年順應社福產業需求及1992年的就業服務法通過,始正式確立了台灣的外勞政策。之後再開放私有部門引進東南亞的勞工〈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及泰國〉,於是我們可常在營造工地、捷運、醫院、車站、公園與鄰里之間看到外勞們工作的身影。截至2011年6月底止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統計,台灣藍領外勞人數有40萬3,492人。其中產業外勞21萬0,155人,社福外勞19萬3,3373人。外勞總數已約佔國內勞動力之3.5%,是原住民勞動力的2倍。面對愈來愈多外勞人數進入台灣,外勞課題快速的從敝屣躍升為熱門話題,甚1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二版(台

5、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年),頁506。2顧玉玲。《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頁314。3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網站:http//www.evta.gov.tw。檢索日期:2011.8.26。至成為諸多大型民間團體和學者的招財貓─搶食政府經費與企業捐款的4工具。外勞的勞動世界成為國人重視範疇。雖引進外勞可紓解產業人力短缺,但也相對衍生許多新的課題與挑戰:如外勞生活適應、法律諮詢、勞雇爭議、休閒問題、文化溝通及逃逸等問5題。如不小心處理極易形成國際事件,且對台灣社會安全亦將構成壓力與威脅。又當人權保障成為國際進步文明觀察指

6、標,加上引進外勞已超過20年,且經過政黨輪替之後外勞政策與管理制度是否有改變?另順應環境時空變遷也應再行檢視政策與管理制度之合宜性及適當性。綜上,有關開放外勞管理與機制,實有再深入探研之必要。貳、研究動機與目的一、研究動機〈一〉生育率創全世界最低依據內政部於100年1月8日所發布99年台灣全年人口統計(最新人口指標)報告指出:因受到青年人所得減少及虎年風俗影響,99年台灣的新生兒數量驟降至16萬6千8百8拾6人,與前年相較,新生兒數量銳減二萬餘人,顯示台灣社會少子化問題嚴重。出生率千分之7.21,自然增加率更不及13年前的十分之一。民國89年台灣地區出生人數還有30萬,86年之前皆

7、逾32萬,如今幾乎降至十年前的一半水準,創下6歷史上新低。連馬總統都認為,「解決少子化問題必須提升至國家安全層級」。因為當一個國家生育率不斷下降,將使得人口成長出現減緩,接4夏曉鵑。《騷動流移UNQUIETMIGRATION》,(台北:台灣社會研究炸射,2009年),導讀頁II。5倪世雄、包宗和。《當代國際關係理論》,第五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頁621-623。6羅印冲。《馬:少子化成國安問題》,聯合報(台北),2011.1.9,第A1版。-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