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口语训练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doc

汉语口语训练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doc

ID:57996090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6

汉语口语训练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doc_第1页
汉语口语训练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doc_第2页
汉语口语训练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汉语口语训练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语口语训练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乌仁图亚  汉语,是蒙族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我认为蒙族学生汉语文应该有别于汉族学生,应把重点放在读和说上,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汉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而课堂阅读中的口语训练是一条提高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在汉语文阅读口语训练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以知识的掌握和积累为前提  口语表达能力是集知识、技巧、思维于一体的综合能力,在阅读中进行口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是口语训练的基础,技巧训练是关键。思维活动和技巧的培养必须以知识为平台,学生在阅读中的

2、口语训练内容,跟阅读的文本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或是对文本内容的复述,或是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归类,或是对文本才材料的分析、综合,或是对脉络文本的拓展、延伸。学生对文本处理、加工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对文本处理加工得好,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技巧。况且学生对未知文本信息的理解与掌握,必须以以往的知识的积累为前提。  二、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1、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形象思维是思维科学的突破口,它不仅在文学艺术创造领域中运用,而且广泛运用于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应用乃至日常生活领域,高中语文

3、教材选入的文章,既有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作品,又有思辩色彩浓重、逻辑严密的社会及自然科学文章,学生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就必须具有极强的形象思维能力。第一,通过表象的培育,使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和语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用生动的语词将具有客观意义的形象描绘出来,例如在讲授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时,笔者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用准确地语言描绘出“都市闲人”的情态?有一位学生借助课文中的“咬着烟管”、“缓慢而悠长的语调”等语词说:“他踱着方步,往桥头一站,咬着烟管,一脸恬静而略带忧郁的神色,

4、缓慢而悠长地京腔京韵,“可是一层秋雨一层凉罗——”。第二,通过培养形象分析与综合的能力,使学生用准确而简明的口语,表达出形象的本质特往,例如,在《荷塘月色》一课的过程中,笔者与学生之间有这么一段对话:“如果你置身于此时此地的荷塘中,你内心的感受将如何?”“陶醉在这宁静而美好荷塘月色中。”“真正使你陶醉的是荷花、荷叶吗?”“不是,应该是笼罩在荷塘上的静谧的气氛和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美。”  2、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联想和想象会使学生开阔思路,学生的口语表达将会出现精彩的亮点。比如,在讲杜甫的

5、《登高》时,要求学生分别描绘出“无边落木萧萧下”和“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画面,一位同学作了这样的发言:登上长江高峻的岸边,滔滔江水,挟着唐古拉山的风,岷山的雪,巫山的云,还有诗人的忧国伤世的悲愤,滚滚而来;江水高一声,低一声,咆哮着,冲向诗人的胸中;而诗人的忧伤弥漫开来,洒落在江面上,跌落在潮头,冲上遥远的白云之间,充塞了天地,弥散在历史之中。学生在发言时,不仅注意到了诗歌语句的字面意义,同时,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诗歌表现的境界也表达了出来。如果没有联想和想象,那么学生对这一千古名句的理解和表达就肤浅而

6、贫乏的多了。  3、逻辑思维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的口语表达严谨清晰而不致于“貌合神离”。换言之,就是要学生的口语表达“有理有据”。阅读口语表达的内容,很多情况是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学生的观点、看法,实际上是一种假设、猜想,需要从阅读材料中寻找支持自己的假设的证据,因此学生需要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演绎,并能够运用辩证思想。例如,在讲当代诗人顾域的《一代人》时,学生对“黑色的眼睛”的理解产生分岐,一种意见认为:黑眼睛、黄皮肤是中国人的典型

7、特征,因此,“黑色的眼睛”在诗中代表中国人不畏黑暗、反动势力的压抑,孜孜追求,不懈努力的精神,还举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证;一种认为,“黑色的眼睛”是与黑夜有关的,“黑色”是“黑夜”的反射,因此它象征了那些曾经被“黑夜”欺骗而最终又觉醒起来反抗黑暗的人。教师对两种意见都表示了肯定,但提出一个问题:诗歌是“一代人”,因此它所要表达的应是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们的精神状态,此诗发表于80年代初期,到底哪一种意见更接近于作者真实创作意图呢?有一

8、位同学说:“如果题目换成《一个人》,第一种意见更合适。”  4、创新思维的培育。“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课堂阅读而言,我认为,创新思维过程应该是个性化阅读过程,对于同一文本,学生阅读的结果具有趋向一致性;另一方面,学生因为各自的经历、知识、认识、兴趣、性格、情趣的不同,对文本理解的角度也不同。而这些不同角度的阅读,往往会引起学生之间的辩论,给口语训练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学生也会因为自己的阅读成果被老师、同学肯定,增强口语训练的主动性。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