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硝酸硫酸》导学案.doc

《氨硝酸硫酸》导学案.doc

ID:58004512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6

《氨硝酸硫酸》导学案.doc_第1页
《氨硝酸硫酸》导学案.doc_第2页
《氨硝酸硫酸》导学案.doc_第3页
《氨硝酸硫酸》导学案.doc_第4页
《氨硝酸硫酸》导学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氨硝酸硫酸》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导学案)一、氨教材97页【实验4-8】现象:挤压滴管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后,烧瓶里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结论:氨气于水,其水溶液呈性注意: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①气体在吸收液中被吸收地既快又多,如NH3、HCl用水吸收,CO2、SO2、Cl2等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等。②装置气密性好③圆底烧瓶要干燥④少瓶内气体要充满且纯度要高思考:在氨的喷泉实验中,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假设实验是在标准状况下进行)要点一:氨的物理性质色气味气体,密度空气溶于水,且溶解速度。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体积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液化(液态的氨称为)液化时热

2、。液氨汽化时要的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因此,氨常用作。要点二:氨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氨溶于水后大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能形成喷泉)注意:Ⅰ、①由于形成NH3.H2O的过程是的,NH3.H2O也可分解生成和,因此氨水常温下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加热时更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②溶液中大部分氨气分子和水分子结合生成一水合氨(NH3.H2O),而NH3.H2O只有一小部分(约1%)电离出和5/5,电离方程式为,所以溶液中NH3.H2O的浓度较,而NH4+和OH-的浓度较,且氨水呈性,加入酚酞试液变③氨水中含有的分子有离子有,但通常把NH3做溶质,水做溶剂。①氨水的密度比水的要小,且浓度越大

3、密度越小。Ⅱ、液氨与氨水的区别液氨氨水形成物质分类微粒种类存在条件常温常压下存在常温常压下存在2、与酸的反应(表现碱性)(1)盐酸(产生大量白烟)(2)硫酸(3)硝酸(产生大量白烟)注意:a、可用浓盐酸检验氨气;b、氨气与挥发性酸反应有白烟生成,遇难挥发性酸无此现象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1)CO2(工业制纯碱中的反应)(2)SO34、与盐反应制取Al(OH)35、与氧气反应(表现还原性)(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要点三:氨气的制法1、工业制法:2、实验室制法:5/5(1)原理:①加热铵盐(如NH4Cl)和碱【Ca(OH)2】的混合物加热装置:固+固气体(与制氧气的装置相同)收集:只能用向下

4、排空气法干燥:用碱石灰或生石灰在干燥管或U形管中干燥检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氨以收集满,或者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若有白烟生成,说明已收集满。环保措施:用稀硫酸收集多余的氨气(2)其他制备方法:加热浓氨水,或者向氨水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氧化钙要点四:氨气的用途重要的,是工业,工业及制造、和的原料。还用作要点五:铵盐1、物理性质由铵根(NH4+)和酸根构成的化合物,铵盐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溶于水2、铵盐的化学性质a)受热分解b)与碱反应放出氨气(检验铵盐的方法)二、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1、硫酸的性质(1)稀硫酸具有的通性,能使石蕊试液变,与活泼金属

5、反应放出,表现出弱氧化性。稀硫酸中的主要微粒有、、(2)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黏稠液体,能与氺以任意比例互溶,不挥发,密度大于水。浓硫酸中主要有H2SO4分子、少量水,H2SO4少量的电离(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中不能拆)。5/51、浓硫酸的三大特性(1)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已有的水分子,是变化。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一段时间后其质量会增加,浓度会变小。利用其吸水性,在实验室里常用浓硫酸干燥不与它起反应的气体,如H2、CO2、SO2等,也可用浓盐酸跟浓硫酸混合来快速制取HCl气体。(2)脱水性:浓硫酸将某些物质中的氢、氧元素按2:1的比例脱出,留下碳而“炭化”,浓硫酸转化

6、为,这个过程是变化。如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蔗糖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现象为:。浓硫酸不慎滴在皮肤或衣服上,会强烈的腐蚀或烧坏皮肤和衣服。(3)强氧化性①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原因:。所以常温下可用铝槽车装运浓硫酸。②加热条件下,能氧化大多数金属(金、铂除外)生成硫酸盐、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还能氧化碳、硫等非金属单质。与铜的反应与木炭的反应2、硝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质量分数为68%——70%的硝酸为浓硝酸,95%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形成白雾)(2)化学性质①强酸性——硝酸具有酸的通性a、碱指示剂变色

7、。如稀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铜等)发生中和反应,c、性氧化物(氧化铜、氧化钠等)反应,5/5d、些盐(碳酸钙、碳酸钠等)发生复分解反应,①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浓度越大越易分解,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溶于硝酸而显黄色。因此浓硝酸应储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密封、阴凉处保存。③强氧化性无论浓、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a、与金属反应(Au、Pt除外),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NO。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