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态对学生发展影响的调查.doc

教师心态对学生发展影响的调查.doc

ID:58036032

大小:3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08

教师心态对学生发展影响的调查.doc_第1页
教师心态对学生发展影响的调查.doc_第2页
教师心态对学生发展影响的调查.doc_第3页
教师心态对学生发展影响的调查.doc_第4页
教师心态对学生发展影响的调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心态对学生发展影响的调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的心态对学生发展影响的调查庆城县驿马学区夏涝池小学张天文一、调查目的小学时期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里是小学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时期。在经济不发达的、信息闭塞的农村小学,教师的行为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恰恰就有一些教师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因为自己的不健康心理障碍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本人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驿马学区几所小学进行调查。因为这几所学校,地域之间不相接,但经济文化水平、学校规模、各校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学能力水平基本相当,研究这几所学校教师中的不良心态及其对学生的影响,基本上能够了解教师中的不良心理及其

2、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二、调查对象、方法、内容及时间1、调查对象:驿马学区几所小学2、调查方法:调查法、问卷法3、调查内容:教师心态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对策。4、调查时间: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11月1日三、调查结果分析(一)教师心态存在的问题1、不良的语言表现:-9-在我们的教育实际中,教师对学生挖苦讽刺、嘲笑贬低,各种过头话、偏激话,或者未经核实不符合事实的结论、错误的批评,屡见不鲜,这些不良的语言不仅伤害侮辱了学生的人格,而且造成的影响也是长远的,导致的结果会使学生情绪低落、厌学、甚至产生轻生念头。有些教师逞一时之快,对学

3、生说一些刺激性的语言,殊不知,这些话语已经严重的摧残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不良的语言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等级评价。许多教师总是自觉与不自觉地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这种评价,在占班级学生大多数的“中等生”、“差等生”心目中无形中会产生“不如人”的自卑心理。二是有意识的语言伤害。如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教师动辄给以白眼,斥之曰“什么都不会,上学能怎么样,还不如回家呆着”;“我教过所有的学生中,你是学习最差的”;“笨得像头猪”;“愚蠢的东西”等等。三是抓住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弱点或者学习行为中的失误给学生起绰号。在调查问卷中,61%学生

4、反映语文教师对学习差的学生有语言讽刺的做法,还有个别学生在问卷上反映教师对待优等生有放弃不管的现象。2、不良的态度表现:-9-有些教师在教育某些学生时,缺乏必要的热情,特别是对一些待优生,更是缺乏热情,冷漠对待。具体体现在一是教师不能接纳学生的错误与失败,在学生犯了错误时,采取责备或惩罚,增加了学生的挫折感,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事实上,错误是老师能有接纳的雅量,能把握机会,让学生从错误中获得经验及学习机会。二是教师不能或不愿支持学生有不同于老师的意见或见解。三是教师不主动去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在学习、生活等习惯上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是客观

5、事实,然而,目前教师在对学生的要求上“一刀切”,学习差的学生心理负担大,导致这部分学生强烈不满,即而产生逆反心理,不仅用不满与怨恨对待这个老师,而且还可能将不满与怨恨撒向其他学生。四是教师不均衡的关爱使一些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对教师的抵触情绪。问卷中凡是认为老师不喜欢或者不太喜欢自己的学生达86%的人害怕接近老师,也很少对老师提意见,这些学生对老师的希望是“不要放弃差生”、并坚信“自己能学好”。3、不良的行为表现: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行为方式、情绪状态、人格特征等都会成为学生模访的对象,都会对学生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在课堂上,教师的言

6、语、表情、手势和体态等,既可以使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协调融洽,也可以使课堂气氛拘谨刻板、冷漠紧张;教师有气无力,学生往往也就无精打采。也正因为情绪能相互“传染”,有的教师便“杀鸡给猴看”-9-,他们把课堂管理仅仅当作是控制和处理学生问题场所,教师短训往往主宰了课堂的一切,学生无丝毫自由可言。冷漠的表情、苛刻的言辞、严厉的训斥和冷酷的体罚只能带来表面上的严肃或鸦雀无声,而实际上却是呆若木鸡、心情压抑、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对学生的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向家长告状、把学生赶出教室、责令学生写检查、做检讨、发动全班同学孤立甚至攻击某一人等等,毫无疑问这是将学生

7、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给这些学生也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二)教师心态形成的原因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在付出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活动,需要一种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而缺少这样的工作环境是教师不健康心理与不良行为产生的客观原因;教师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缺少丰富的精神生活,缺少与他人和其他行业的交流,使得教师变得现实、理性、功利、练达,变得精神疲惫、缺乏激情、缺少纯真,是教师产生不健康心理的主观原因。在进行该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和十多位语文教师进行了交谈,下面的观点可窥见其一斑:教师A:“考试考试,考死老师。考试的合理性是不容怀疑的,然而现在的考

8、试对学生来说成了无所谓的东西,对教师来说倒成了负担。单元考、月考、期中期末考、模拟考、联校考、考后阅卷工作量大暂且不说,考完后排名实在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