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复习教(学)案_语言专题.doc

诗歌鉴赏复习教(学)案_语言专题.doc

ID:58085671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10

诗歌鉴赏复习教(学)案_语言专题.doc_第1页
诗歌鉴赏复习教(学)案_语言专题.doc_第2页
诗歌鉴赏复习教(学)案_语言专题.doc_第3页
诗歌鉴赏复习教(学)案_语言专题.doc_第4页
诗歌鉴赏复习教(学)案_语言专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复习教(学)案_语言专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语言考查方向: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效果)即炼字;2、对诗句中某个字眼艺术效果的赏析,即赏析诗眼;3. 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  4、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5、对特殊词的赏析。(考查不多)专题讲解一、炼字型优秀的古代诗歌遣词用语准确精练,许多看似寻常的字词到了诗人笔下便有了丰富的内涵。能体会寻常词语的内涵,便是一种鉴赏能力。(一)炼动词。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

2、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

3、影”而使满篇生辉。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4、。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二)炼形容词。例1:“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例2:周密的"梦魂欲度苍茫去,怕梦轻还

5、被愁遮"(《高阳台·寄越中诸友》),以"轻"字描状梦魂,化无形为有形,而且通之于表重量的触觉,更是形容词锤炼中通感的妙用。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也有副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下载可编辑.....例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三)炼数量词。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这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了,不必赘述。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

6、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提问方式】]这一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

7、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使用的修辞手法)+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释含义)。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描景象)

8、。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点情境)。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问: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释含义、描景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