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能力.doc

刍议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能力.doc

ID:58140804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4

刍议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能力.doc_第1页
刍议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能力.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刍议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然而,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习惯却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长时间的耐心培养。如何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呢?在教学实践中我着手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会收集。一般来说,需要合作学习的课题就会有难度,就需要收集一些资料。例如:在一节数学统计活动课上,我就要求学生课前收集《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的资源:每天你的家庭成员怎样选择自己喜欢的哪些栏目的节目?喜欢新闻节目的有多少人?喜欢体育节目的多少人?喜欢电视剧的有多少人?喜欢其他的有多少人?前面提供的四大栏目,观众最多的是

2、什么栏目?有多少人?这些人中男的多还是女的多?哪个栏目的观众最少?如果你是这个栏目的主持,你会做出怎样的改进?…通过一系列的主动收集过程,学生们学会了通过什么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同时为课堂上学习与交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二、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是合作的前提。就是学会在与人交流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慢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地打断或插嘴。听时不能敷衍,应该发自内心的意会。小组成员要听清楚老师的提问,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如:有这样一道习题:把两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各是多少?在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同学们

3、列出了以下的一些算式:5×10×4+5×5×2、5×5×5+5×5×5、(5×10+5×10+5×5)×2、5×5×12-5×5×2、5×5×10、5×5×(12-2)等。对5×5×10这个解法的算式,一些同学犯了疑:学生A说:“我觉得5×5×10这是求长方体的体积了,它正好是长、宽、高的数字,运用公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学生B说:“我没理解错,我的思路是对的呀!”学生C说:“还是让学生B说说思路吧。”学生B说:“这个长方体比较特殊,是由两个正方体木块粘合而成的,长方体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2个5×5,而它的一个侧面的面积是2个5×5,4个侧面的面积就是8个5×5

4、,两个底面的面积加上4个侧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10个5×5,也就是5×5×10了。”学生A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想的,听懂了。”由此可见,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萌发灵感,还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三、学会辩论。在合作交流中,总会碰到一些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分歧的时候。这时,适当的进行辩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许多教育专家认为,辩论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如:在教学“互质数”时,我让学生判断“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的对错时,有的学生认为是对的,也有的学生认为是错,这时我就让学生展

5、开自由辩论。学生A说:“我们组认为是对的。如10和11,它们就是一对互质数。”学生B说:“我们组也认为是对的,如1和2,它们也是一对互质数。”学生C说:“我们组认为不对,老师不是说过吗,判断时,要想到0、1、2、3、4这几个数字吗?其中0和1它们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但它们就不是一对互质数。”学生A、B说:“嗯,是我们没有考虑齐全,现在知道了。”通过辩论,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对话的过程中闪现,个人的想法和同伴的想法在辩论中碰撞,真理越辩越明,这就是辩论的“双赢”。总之,有效的小组合作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深扎实干的努力。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

6、人潜能。正如林格伦所说的:“在文明世界中的人们,真正需要学会的本领是有成效的合作本领,以及教会别人也这样做的本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