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防护管理制度及规定.doc

气体防护管理制度及规定.doc

ID:58154570

大小:3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4-11

气体防护管理制度及规定.doc_第1页
气体防护管理制度及规定.doc_第2页
气体防护管理制度及规定.doc_第3页
气体防护管理制度及规定.doc_第4页
气体防护管理制度及规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气体防护管理制度及规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气体防护教育培训制度1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气体防护知识培训教育的管理机构、职责、气体防护培训教育的内容、形式和考核等相关事宜。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气体防护教育和培训管理工作。2引用政策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执行。3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3.1管理机构3.1.1公司的气体防护培训教育由气体防护站负责;3.1.2各子公司、车间负责本主管业务范围内的气体防护培训教育;3.2气体防护站的培训教育职责3.2.1负责全公司从业人员气体防护培训教育的管理工作;3.2.2负责组织编制年度气体防护培训教育计划并组织

2、实施;3.2.3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组织编写气体防护培训教育学习材料;3.2.4在业务上指导和督促检查各子公司、车间的气体防护培训教育工作,提供有关气体防护培训教育资料;3.2.5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日常气体防护培训教育;3.2.6总结气体防护培训教育工作经验。3.3气体防护培训教育的权限对未经气体防护培训教育或考核不及格者,有权停止其工作,直到考核合格为止。4气体防护培训教育4.1分期分批对公司职工进行防毒知识教育,使职工都能熟练使用防护器材,掌握现场自救方法。4.2在对新入厂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的同时,应进行气防知识教育培训,须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4.3加强气防人员专业技能

3、学习和训练(每年不少于60小时),组织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应急预案演练,气防站内每季度进行一次,协同安全管理部门、车间每年进行一次,并备有记录。4.4生产车间和有毒有害岗位应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气防急救知识教育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并注重实效,防止走过场,应备有培训教育记录。5检查与考核本标准由气体防护站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实施,公司定期组织检查本标准执行情况。气体防护现场监护制度1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气体防护现场监护的管理机构、职责、气体防护现场监护的内容、形式和考核等相关事宜。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气体防护现场监护的管理工作。2引用政策规定依照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职业病防治法》执行。3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3.1管理机构3.1.1企业的气体防护现场监护由气体防护站负责;3.1.2各子公司、车间负责本主管业务范围内的气体防护现场监护;3.2现场监护职责3.2.1气体防护站负责全公司中毒、窒息危险性工作现场检修、施工的监护管理工作;3.2.2各子公司、车间负责本主管业务范围内的气体防护现场监护;3.3气体防护现场监护的权限有毒有害场所、部位检维修,未办理票证、防范措施未落实、不具备检修作业条件、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大型检修项目无方案,有权责令停止作业。4气体防护现场监护4.1检修中

5、需要气防站监护的项目,必须由车间提前申请,填写监护作业票,并经气防站同意报主管部门批准,施工作业必须有专人指挥,车间也应指定监护人参加监护工作;4.2气体防护员和车间(岗位)监护人员,在工作时防护器具应佩戴齐全,必须了解施工方案及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检查是否落实;4.3监护人必须对被监护人执行安全措施。工作前必须规定安全信号,否则不准开始工作。监护人有责任提醒被监护人执行安全措施。如发现被监护人违章作业,应立即停止其工作;4.4监护人对安全措施未落实,应督促落实,经提出后仍不落实,有权拒绝参加监护工作,并报告主管部门;4.5监护人必须选择适当的监护地点,注意自身防护,同时应做好

6、事故抢救的一切准备工作;4.6监护人不许脱离现场,不准参加施工作业,不能做影响监护的任何工作;4.7被监护人在工作中若感不适、呼吸困难,要发出信号,迅速脱离现场,严禁在毒区摘下面罩;4.8被监护人发生意外时,监护人应戴好防护用具,采取科学的方法给予有效的抢救。严禁不讲科学,盲目蛮干而使事故扩大;4.9一般情况下,一名监护人不能担任多人的监护任务。危险性较大,防护措施复杂及三人以上的工作,应增加监护人。4.10车间应选择符合气防条件的人员担任监护工作。5检查与考核本标准由气体防护站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实施,公司定期组织检查本标准执行情况。气体防护器材管

7、理制度1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气体防护器材的管理机构、职责、气体防护器材管理和考核等相关事宜。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气体防护器材的管理工作。2引用政策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防护器材管理要求》(QJ3234-2005)、《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和《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执行。3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3.1管理机构及职责3.1.1公司的气体防护器材由气体防护站统一管理;3.1.2各车间负责管理本主管业务范围内的气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