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盐分浓度与植物吸收水分.ppt

土壤盐分浓度与植物吸收水分.ppt

ID:58219975

大小:621.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9-05

土壤盐分浓度与植物吸收水分.ppt_第1页
土壤盐分浓度与植物吸收水分.ppt_第2页
土壤盐分浓度与植物吸收水分.ppt_第3页
土壤盐分浓度与植物吸收水分.ppt_第4页
土壤盐分浓度与植物吸收水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盐分浓度与植物吸收水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农田水分状况(重点) 2、土壤水分运动(非重点) 3、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ircontinuesystem)(了解)土壤盐分浓度与植物吸收水分前言农田水分状况是农田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数量及其在时间上的变化。农田水利措施的目的在于改变和控制农田水分状况。调节土壤中气、热和养分状况,改善田间小气候,使得作物处于良好的生长条件下,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第一节农田水分状况一、农田水分存在的形式地面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土壤水分是农田灌溉研究重点土壤水的形态:1、气态水-存在于土壤孔隙,数量较少。有利于微生物活动。2、吸着水包括吸

2、湿水和薄膜水。A、吸湿水:被紧紧束缚于土壤颗粒表面,无法在重力和毛管力作用下移动。吸湿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为吸湿系数。土壤颗粒对吸湿水的吸附力在31~2000atm,无法被作物利用。B、薄膜水:吸附于土壤颗粒表面,只能沿土壤表面进行速度较小的移动。薄膜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为土壤最大分子持水率。最外层水分子所受到的吸附力约为6.25atm。3、毛管水毛管水是在重力作用下土壤中能够保持的水分。即重力作用下土壤中超出吸着水的部分。或者说在毛管力作用下能够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上升毛管水:地下水能沿土壤毛细管上升的水分。当地下水位较高时,下层水分可通过毛管上升。悬着

3、水毛管:降雨或灌溉后,上层土壤中由于毛细管作用所能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由地面渗入〕。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此时土壤毛管力在0.1~0.3atm之间。该指标是农田灌溉中应用最广泛的指标之一。生产中通常将灌水两后土壤所能够保持的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4、重力水毛管力随着毛管直径的增加而减小。当土壤含水量超过田间持水量,多余水分在无法为毛管所保持,在重力作用下沿非毛管孔隙下渗排除。这部分水分称为重力水。当土壤中全部孔隙为水分所充满时的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或全蓄水量。土壤水分形态小节1、土壤水分各形态之间并无严格的分界线,其所占比例与土壤质地、结

4、构和有机质含量以及温度有关。相同的含水量下,粘土土壤水吸力大于砂土;相同的土壤吸力下,有机质多的土壤含水量亦高于有机质低的土壤。2、根据水分对作物的有效性,土壤水可分为有效水、无效水和多余水。凋萎系数:当土壤含水量低于吸湿系数的1.5~2.0倍,土壤吸力在7~40×104Pa时(一般人为在15个大气压左右),土壤中的水分无法被作物吸收,作物发生永久性凋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吸力:可以简单理解为土壤颗粒对水分的吸附力。是基质势与溶质势之和的负数。表示土壤水分和土壤吸力(负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不是单值函数。土壤在水和吸水时土壤吸

5、力不同,存在滞后效应。瓶颈作用是产生滞后效应的原因。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作用进行含水量和土壤吸力之间的转换间接反映土壤孔隙的大小s=4σ/d分析不同质地土壤的持水性能为土壤水分定量分析提供参数。二、旱作区农田水分状况根系是作物的吸收器官,毛管水是作物水分的最主要来源。各种形态的水分转化成土壤水才能被作物根系所吸收。重力水和凋萎系数以上的水分无法利用。地面积水和地下水位过高会引起渍、涝灾害。地下水位必须在根系吸水层以下才能保持良好的通气和热状况。<一>不同条件下的土壤入渗1、地下水埋深较大和上层土壤干燥时,降雨或者灌溉水首先湿润表层,并逐渐向土壤下层入渗。土壤上湿下干

6、。停止灌溉后,在重力和毛管力作用下,上层土壤含水量降低,下层含水量增加。在水分重新分布过程中,由于蒸发作用和根系吸收,上层土壤含水量开始降低,土壤吸力增加,入渗逐渐停止,可能出现零通量面(该断面水通量为0)。其后下层土壤水可能向上运动,也可能向下运动。零通量面是分界线。2、地下水位较浅时土壤水入渗下层受毛管上升水影响,上层受灌溉或降雨影响。入渗增加了土壤中悬着水的数量,同时毛管上升水也增加。当地面供水超过田间持水量时,水分补给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升高和水分的浪费。高地下水位的危害陕西宝鸡峡灌区不合理灌溉造成大量农田沼泽化盐碱化干旱的种类及其原因根系吸收水分破坏植物

7、体内水分平衡和协调称为干旱大气干旱:大气温度过高或者辐射过强,干热风等导致蒸发大于吸水速度,所形成的干旱。西北和华北地区较多。此时土壤含水量不一定很低。防止方法:微灌、遮阳网等土壤干旱:土壤水分过少,植物无法正常吸收以补偿叶片蒸发所形成的干旱。是对植物危害最大的干旱。其他[生理(?)干旱]:其他非土壤水分条件引起的植物干旱。如土壤溶液浓度过大(PEG试验)、土壤通气不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等。土壤盐分浓度与植物吸收水分1、含水量减少,土壤溶液浓度增加,土壤溶液渗透压力提高。若其高于根系细胞液的渗透压力,细胞失水,造成生理干旱。盐碱地、溶液胁迫(pegorsalt)

8、、盐水滴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