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

ID:58325159

大小:229.63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9-11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_第1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_第2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_第3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_第4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文科)历史试卷命题内容:先秦、秦汉、改革班级姓名座号成绩说明:1、本试卷分第I、II两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国,请求观赏周朝的音乐和舞蹈。季札观后皆能“尽知其意”,并一一作了恰当的评论,博得了鲁人的

2、敬佩。据此推断合理的是A.华夏文化影响扩大B.经济区域差异缩小C.民族融合现象出现D.诸侯结盟成为常态2.有学者指出,分封制不仅使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之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的封地里绝对的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的权威。这说明分封制A.天子通过诸侯有效地管理地方B.“天下一家”的认同日趋淡化C.周王室开疆拓土扩大统治范围D.地方权力过大会销蚀王室权威3.中国人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

3、”等等,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汉字起源与宗法制密切相关B.西周分封制度影响深远C.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文化核心D.宗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4.学者李零在《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1-/9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可以视作西周的“前庭后院”,它们之间相互交流,人才往来,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认为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C.强调分封制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D.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5.下表取自

4、湖北江陵风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的景帝(前157—前141在位)二年南郡江陵县郑里康薄(土地、赋税等情况记录薄)。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精耕细作农业发展B.地主田庄经济繁荣C.土地租佃现象普遍D.自耕小农经济盛行6.据现有的资料证明:从陕西到山东,从河北到江西,包括河南、安徽、湖北等省在内,都有早商铜器的发现。在郑州曾经发现两处较大的早商铜器作坊遗址。由此推理商朝A.青铜器生产出现区域化B.青铜冶铸技术成就斐然C.官营冶铸业占主导地位D.青铜器制造业规模巨大7.西周官学对“非我族类”、贫与贱者不教。到了春秋时期

5、,孑L子兴办私学,不仅把教育推及“蛮夷”,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这种把贵族文化大众化的举措A.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转型B.结束了商周时期世官制度C.使我国学校教育开始普及D.推动儒学过渡为社会主流思想8.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派”讨论的主题涉及“德、礼、法”,秦国的“吕不韦门客集团”讨论的主题涉及“德、礼、法、术、孝、义”。这说明当时A.文化领域出现“百家合流”趋势B.道家学派已经湮没失传-2-/9C.官方主导了“百家争鸣”的方向D.儒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9.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国君及贵族、官

6、僚为壮大自己的势力,纷纷招揽人才,养士成风。士人则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合则留,不合则去”。这一现象A.加剧了争霸战争的残酷B.导致了学术思想的发达C.抑制了社会结构的变迁D.推动了官僚政治的成熟10.台湾学者许悼云评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该论断强调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B.君主专制和官员任期制相结合C.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11.秦汉墓葬及居延、敦煌等地所见秦汉简

7、牍,显示了这一时期行政文书的流通量之大,种类之多,以及文书制作、传发、保管制度的严密。这一现象说明A.书写材料出现了革命性变化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君王对官僚集团的优势加强D.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空前强化1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从“人治”到“法治”B.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C.国家管理渐趋制度化D.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13.郡守与县令都只是朝廷派遣下来的“命官”。

8、这些官僚们在指定的辖区内只能行使“有限委托”的行政管理权。同时,所有的官员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由此可见,郡县制的实行A.适应了集权政治的需要B.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C.完善了秦朝的官僚体系-3-/9D.激发了官员们的积极性14.汉武帝设立刺史以监察地方郡国守相等官吏,但不得“干预庶政”;东汉中期,刺史“居牧伯之位,秉一州之统,选第大吏”。这一变化说明当时刺史A.严重威胁中央政府B.逐渐转变为地方行政长官C.导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