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诗中的“月”和“风”.doc

李白、杜甫诗中的“月”和“风”.doc

ID:58403815

大小:5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5-09

李白、杜甫诗中的“月”和“风”.doc_第1页
李白、杜甫诗中的“月”和“风”.doc_第2页
李白、杜甫诗中的“月”和“风”.doc_第3页
李白、杜甫诗中的“月”和“风”.doc_第4页
李白、杜甫诗中的“月”和“风”.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白、杜甫诗中的“月”和“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白杜甫詩中的“月”和“風”——電腦如何用於古典詩詞鑒賞北京大學中文系蔣紹愚電腦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使得電腦在自然科學領域中得到廣泛的運用。電腦在詩歌鑒賞中如何使用?這是一個需要探索的問題。電腦所擅長的是檢索、分類、統計,而詩歌是感情的結晶,創造的藝術,用機械的檢索、分類、統計手段來分析詩歌,無異於扼殺詩歌的生命。所以,正確的做法是電腦和人腦的結合:利用電腦強有力的檢索功能,快速、全面、準確地提供有關資料,然後由熟悉詩歌的研究者從審美的角度來探索詩歌藝術的奧秘。“意象”是古典詩詞中藝術創造的一個重要因素。所謂“意象”,是詩歌中常出

2、現的形象,這些形象以其自然的屬性爲基礎,又融入了人文的因素,包含了深厚的文化積澱,如本文所考察的“月”和“風”。運用電腦技術鑒賞古典詩詞,可以以意象爲中心,用電腦提供某種意象在某個作家或某個時代的詩詞中出現的全部例句和詩篇,在此基礎上進行藝術分析,深入探究詩人的語言藝術。當然,根據目前電腦技術來對古典詩詞進行鑒賞,還是有較大的局限性的。古人曾經說過:“煉字不如煉句,煉句不如煉意。”(《詩人玉屑》引《金針詩格》)用電腦來做古典詩詞的鑒賞,主要是在“煉字”、“煉句”兩個層面,也就是考察本文所說的“超常組合”。這樣的研究有時也可以涉及“

3、煉意”,但那些不事雕飾,渾然一體,自然天成的“煉意”,還無法涉及。其實,那樣的“煉意”應屬詩歌的上品。如張籍《秋思》:“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歸書意萬重。忽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沈德潛評曰“亦復人人胸臆語”,和岑參的《逢入京使》同爲“絕唱”。又如:晏殊“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無題》)也是傳誦的名句,但沒有任何超常組合。這樣的意境如何用電腦技術來鑒賞,還是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月”和“風”是古典詩詞中經常出現的意象。本文以李白、杜甫的詩爲範圍,以這兩個意象爲中心,對這兩位偉大詩人的藝術創造作一點探究。對“月”和“

4、風”的考察各分五項:1用什麽字詞來修飾“月/風”:用“A+月”、“A+風”表示。2用什麽字詞來表述“月/風”:用“月+V(或V+月)”、“風+V(或V+風)”表示。3“月/風”和什麽形象同現:用“月~N”、“風~N”表示。(“月/風”可以和X並列,也可以和N分開出現。)4“月/風”的表述和什麽描述同現:用“月V/S”、“風V/S”表示。(這實際上是兩個小句的緊縮,常用來表達詩人細微的觀察和巧妙的構思。)5“月/風”在詩篇中經常和什麽情景、什麽感情聯繫:用“月—X”、“風—X”表示。從電腦檢索的角度看,這些都是“月”、“風”和其他字

5、詞的各種組合。但從詩歌鑒賞的角度看,其中有的是通常的組合,研究的價值不大;有的是超常組合,反映詩人高超的語言藝術和奇妙的藝術構思,是研究的重點。(一)月(1)A+月“月”前面加修飾語,常見的有以下幾類:1、性狀+月:“明月”、“落月”、“新月”、“寒月”、“孤月”等。這一類很常見。但李白和杜甫的詩中也有不同的表現(見下)。2、季節+月。按理說,“季節”可以是“春、夏、秋、冬”,但在李杜詩中主要是“秋月”。這和詩歌描寫的景象有關,因爲“秋月”最圓最亮,最值得欣賞,也最能引起人的思念,所以常常成爲詩人筆下的意象。處所+月:如“山月”、

6、“江月”、“邊月”、“碧溪月”、“石瀨月”等。此類多見於詩歌,“月”和景物配合,形成一幅風景畫。而在不同的背景下,“月”也各具不同的情態。“山月”常常是高山上之月,顯得高遠、清爽,如:“策馬望山月,途窮造階墀。“(李白:酬岑勳見尋)本文所引的詩題如果太長,就節取前面四——六個字。“江月”是江上或江中之月,月色和水色交融,顯得光潔、柔和,如:“江月光於水,高樓思殺人。”(杜甫:江月)。而“邊月”出現在荒涼的邊塞,往往給人高寒、肅殺之感,如“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李白:塞下曲五)至於“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

7、山月歌),則是在山峰上有月輪,在江水中有月影,而且一靜一動,意境十分優美。地名+月:“鏡湖月”、“西江月”、“金陵月”、“鄜州月”、“瞿塘月”等。“月”本來是各地都能看到的,並不專屬於一個地方。但詩歌中卻常常有“地名+月”,描寫的是詩人在某地所見之月,這往往是緊扣詩歌所表達的主題的。杜甫的《望月》最爲典型:“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事實上,同一個月亮,在長安的杜甫和他在鄜州的妻子都能看到。但杜甫把月亮稱爲“鄜州月”,而且說“閨中只獨看”,顯然是爲了突出在戰亂

8、中獨居鄜州的妻子的孤單,和詩人對她的想念。尾聯兩句,“月”字沒有出現,但是是隱含著的,“雙照”的主語就是“月”,因爲這兩句表達的是詩人對夫妻團聚的願望,所以,這個“月”是夫妻共望的明月,不必再強調是某地之月了。以上在詩歌中都還是常見的組合。除此以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