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计划总结之初三语文科质量分析报告.doc

语文计划总结之初三语文科质量分析报告.doc

ID:58405209

大小:35.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5-09

语文计划总结之初三语文科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页
语文计划总结之初三语文科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2页
语文计划总结之初三语文科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3页
语文计划总结之初三语文科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4页
语文计划总结之初三语文科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计划总结之初三语文科质量分析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计划总结之初三语文科质量分析报告一、语文试题分析1.    命题指导思想本次试题按照《语文课程标准》,重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树立大语文观,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人生。此次试卷还注重学生的发展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拓展。2.试题特点(1)立足基础,关注能力。基础知识覆盖面大,突出教材重点,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考查。(2)选材注重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注意贴近现实,反映信息。(3)注意初中语文教育与高中教育的逐步接轨,提倡广泛阅读,注重培

2、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和探究的意识,鼓励个性化学习。二、有关数据(一)总体情况难度值0.72平均分72.07(二)客观题得分状况(全员统计)(三)主观题得分状况(抽样统计)三大题小题号赋分平均分难度值943.270.811042.670.661185.310.66四大题1286.730.84五大题(一)1331.420.471431.120.371531.650.74五大题(二)1621.210.601731.930.641831.610.531931.510.60六大题204030.10.75三、试卷问题分析第3

3、题,正确使用词语。学生没有弄清成语的含义,也不会根据语言环境推敲成语的意思及使用正确与否。第4题,考查判断病句的能力。均有超过10﹪的学生选择了A、D项。错误原因是搭配不当、多重否定。这两个选项可用紧缩法判断,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第9题,翻译文言句子。第10题,错别字泛滥,不少学生把“厉害”写成“历害”,“笼罩”写成“笼照”;把“描绘”理解成翻译或者赏析诗句,“描绘”应是一段纯写景的文字。第11题,综合性试题。(1)很多学生不了解“通知”的格式,如“通知”二字不写、不单独占一行、不写在正中;中

4、间内容不提行空两格写;落款不提行、不写“班委”而写人名等;通知的内容不简洁,擅自添加其他内容;(2)不按照题目要求谈自己的看法,答非所问。如写成翻译、赏析;谈看法的有的只有论述没有观点,有的观点与论据之间没有内在联系,有的甚至不知所云(3)不少学生不理解“邓林”的含义;概括应答出起因、经过、结果,不少学生把“渴死了”当作结果,应是“化为邓林”;不按规定字数作答,或者答错后划掉,答在格子外面。第13题,概括情感变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够深刻;学生没有用心去感受文中“我”的情感,部分学生使用的词语都不属于情感类。第1

5、4题,理解句子含义。学生不知如何思考、作答。第15题,考查写作特点。学生不会读文章;答题时没有注意题干中的提示;不能准确使用术语表达,部分书写不正确,如把“铺垫”写作“辅垫”“下铺”。第16题,概括中心论点。学生不会在原文中寻找相关信息答题;概括不准确。第17题,理解句子。学生不会结合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来品析,答案没有扣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第18题,理解文段作用。有小部分学生对短文的理解流于表面,没有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和精髓。第19题,利用文中观点结合教材探究。学生没有联系文章的主题以及教材中的原句来分析;部分答

6、案分析空洞无味。第20题,半命题作文。补题空洞,不通顺,不合事理,不美;审题出现重大失误,题干明确要求写成记叙文,很多考生写成了议论文;也有一部分考生没有审题目内的关键词,站在第三者角度叙事造成作文失分严重;立意不符合主流价值观;选材上有编故事之嫌;语言表达中反复出现网络语言,如“纠结”“神马”等;使用不文明语言,如“装逼”“犯贱”等;还有使用口语,如“好不好,说话蛮!”“那好蛮。”;写作的重点不够突出,缺乏过渡,转换突兀;抄袭、套作中考满分作文。四、教学建议1.研读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各地中考试题。对2

7、011年《语文课程标准》做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力图通过对课标的研究,让各位老师能弄透彻所要求的教学能力点、考试要求等问题。教师要研究中考试题,把握中考方向;解题标准、规范。2.关注过程学习, 设计、研制适合自己学校、学情的复习资料。考试目的是鉴别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而非鉴别其做了多少练习题。关键是老师在新课时,放慢进度,讲细讲透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而不是腾出大量的时间搞题海战术。3.强化审题意识,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审准题是做对题的前提,审题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是一种通过对命题提供的语言信息的审视分析的思维过程

8、。许多学生答题答不到位、得分不高的重要的原因就是没审准题。可见审题意识淡弱是制约学生得分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对题目信息的发现、辨认、转化、翻译,从而多角度、全方位,无遗漏地把握其表意重心,抓住核心,捕捉解题信息。4.提升思维,强化科学训练之语感。信感觉,更信科学。任何学科学习的高端都应是学科思维的形成。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并重。重视逻辑训练5.扎根教材,少做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