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我们是好朋友(教案).docx

品德与社会-我们是好朋友(教案).docx

ID:58425071

大小:12.1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2

品德与社会-我们是好朋友(教案).docx_第1页
品德与社会-我们是好朋友(教案).docx_第2页
品德与社会-我们是好朋友(教案).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我们是好朋友(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年级第一学期3、我们是好朋友【教材分析】《我们是好朋友》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我们在成长”的第三课。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教材中,有《我和小伙伴》这一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合群并初步体验“你快乐,我快乐”的情感,但由于年级较低,在交友方面不可能提更高的要求。升入三年级后,学生交友的目的性、选择性更明确了,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如何交友、如何对待友谊的教育。本课教材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好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由四幅图构成,这四幅图分别是:关心健康、游戏同乐、理解宽容、互帮互学;第二部分:个案分析。通过四幅图展示了婷婷与同学交往的小故事,这四幅画分别是:不守信用、气量狭

2、小、妒忌别人、斤斤计较。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哪些行为是影响交朋友的,然后再讨论:我们该怎样帮助婷婷?以此指导学生如何交朋友。第三部分:情景辨析。展现学生在交友中常常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朋友失约怎么办?与朋友吵架怎么办?朋友要你帮他作弊怎么办?朋友要拉票怎么办?等等,帮助学生通过辨析,深刻理解友谊的内涵并提高实际能力。第四部分:学习儿歌《交朋友》。儿歌是对交友学问的提炼和概括,让学生在朗读中细细品味,牢记在心。第五部分:我能行。用学生制作的交友格言书签做范本,引导学生在学习格言的基础上,自己制作交友格言书签,进行交流展示,并互相赠送,既互相提醒,又增进友谊。【学情分析】从

3、学生的思想实际看,到了三年级,学生交友有了较强的目的性和选择性,但他们友谊真正的含义,和做朋友真正的目的不是特别清晰。有的认为要找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做朋友,例如好东西让给自己吃,自己受了欺负能帮忙出气;有的甚至说要找有权的,例如可以在评分方面、评奖方面拉自己一把。这种交友观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是不可取的,因此本课教学时要着重强调友谊意味着责任,友谊重在真诚。【教学目标】1、阅读绘本,理解朋友的含义和意义,知道人的生活离不开朋友。2、情境学习,讨论完成“友谊处方”学习单,了解交友过程中正确的方式方法。3、辨明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明白交友重在真诚,友谊意味着责任。【教学难点】1、懂

4、得交友重在真诚,友谊意味着责任。【教学重点】1、情境辨析,尝试解决交友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活动一:师生共创诗歌,理解朋友的含义1、看图猜关系,引入课题。(板书:我们是好朋友)2、交流:你的好朋友是谁?你和他之间有什么故事?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3、交流:听了你们和朋友之间的故事,我也很羡慕。我很想知道你们为什么要交朋友4、师生共同完成《朋友》小诗:为什么要和人交朋友?这四个小伙伴是这样说的(出示绘本《朋友》节选)过渡:原来有朋友是那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听了你们说的话,婷婷可羡慕啦!要知道她现在一个朋友都没有。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不妨来看看她的日常生活吧。你能做回小医生给婷婷

5、诊断一下为什么交不到朋友吗?你是不是也能为她开出一个“友谊药方”,告诉她应该怎么做呢?活动二:填写“友谊药方”学习单,了解交友的正确方式方法1、要求:①请组长拿出你们小组的“友谊药方”,根据药方上的场景在相应的“病状”和“病因”前打钩。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最终在“处方”一栏写下你们给她的建议。②小组汇报时,请小组里指定三位同学分别回答“病状”、“病因”和“处方”,介绍的同学声音要响亮。2、讨论3、交流4、师总结,板书:多分享少计较真诚守信胸怀广过渡:可是实际生活中,朋友之间的相处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成为好朋友,真正的朋友就更不容易了。瞧,这对好朋友就遇到问题了,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吧。

6、活动三:看默剧,辩是非,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友谊1、师:播放视频1(约定好了不去,爽约)2、播放视频2(不理你了!)3、播放视频3(借我抄!)4、播放视频4(拉票)5、过渡:在你和你的好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如果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你就可以参考今天同学们的“金点子”。如果在和好朋友相处的过程中遇到了其他困难,也请你试着像今天一样真诚地对待你的好朋友。6、师板书总结:好朋友要真诚益友相伴共成长活动四:再读绘本,情感升华。1、过渡:其实在上课一开始时我们一起聊的话题,来源于这本书(展示《朋友》一书)。关于朋友,这位作者还写了很多,我们一起来读。2、师生共读《朋友》【板书设计】我们是好朋友多分享

7、少计较真诚守信胸怀广好朋友要真诚益友相伴共成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