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验指导书

ID:5843258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5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验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验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一摄像技术一、实验内容摄像机各性能指标的调节及运动镜头拍摄的技巧练习。二、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练完成摄像机各性能指标在不同工作环境中的正确调节及掌握运动镜头拍摄的基本技能和常用技巧。2、熟练掌握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和菜单调整。3、了解各种光线条件对摄像机所拍摄画面的影响。4、掌握摄像机拾取声音的调整。三、预习要求实验前查阅数字标清家用和专业级摄像机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参数。四、实验设备(软、硬件)数字标清家用和专业级摄像机非线性视音频编辑硬件系统premierepro或E-dus非编软件五、实验方法与步骤1

2、、给摄像机装上电池、录像带等。2、打开摄像机电源开关,分别运用自动光圈、固定光圈,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拍摄一组镜头,了解该摄像机的感光性能。3、运用菜单分别调整摄像机的声音录入,了解其各种声音性能。4、分别运用肩扛和摄像机底座拍摄不同景别的固定镜头和不同方式的运动镜头,了解该摄像机的镜头特性。六、实验结果及要求完成一组教师要求的镜头画面,写出实验报告:对摄像机光圈的认识、对摄像机声音菜单的认识、肩扛和摄像机底座拍摄的优劣等。实验二摄像用光技术一、实验内容摄像布光及摄像采光二、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摄像机

3、光学组件的调节。2、了解各种光线条件对摄像机所拍摄画面的影响。3、掌握摄像机构图环境的自然光利用与人工光布设。三、预习要求1、实验前查阅数字标清家用和专业级摄像机CCD组件的参数。2、了解大小不同场景的三点布光的原理。四、实验设备(软、硬件)数字标清家用和专业级摄像机普通新闻采光灯。五、实验方法与步骤1、给摄像机装上电池、录像带等,并且连接人工采光灯具。2、打开摄像机电源开关,分别运用自动光圈、固定光圈,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拍摄一组镜头,了解该摄像机的感光性能。3、选择不同时段进行拍摄了解各种光线条件对摄像

4、机所拍摄画面的影响。4、布设大小不同场景的三点布光场景,试拍摄并校正布光。六、实验结果及要求完成一组教师要求的在一日中不同时段拍摄的镜头画面,写出实验报告:各种光线条件对摄像机所拍摄画面的影响、摄像机构图环境的自然光利用与人工布光的要领、大小不同场景的三点布光的方法与技巧。实验三:电视特技与动画技术一、实验内容镜头操作特技、镜前加工特技及数字片头动画特技。二、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拍摄中的镜头操作特技,充分认识镜头操作特技的原理及其低成本高效能的特点。2、掌握拍摄中的镜前加工特技,充分认识镜头操作特技的

5、原理。3、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中数字片头动画特技的实现。三、预习要求实验前查阅镜头操作特技、镜前加工特技及数字片头动画特技的相关知识和类别。四、实验设备(软、硬件)数字标清家用和专业级摄像机非线性编辑工作站非线性编辑软件五、实验方法与步骤1、搜集资料,确定镜头操作特技、镜前加工特技及数字片头动画特技主题,写出编辑提纲。2、审看素材,做出特技和动画编辑计划。3、运用组合编辑模式,实施上述内容的编辑。4、审看完成节目,运用插入编辑模式,实施修改(分别修改画面、声音)。六、实验结果及要求每组完成3分钟时长,充分

6、应用了镜头操作特技、镜前加工特技及数字片头动画特技的电视短片;并完成包括上述内容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每个成员各撰写一份。实验四、非线性编辑技术 一、实验内容1、讲授视音频知识及软件设置作为实验准备,学生自主完成手动采集及自动批采集,并对素材进行分类管理。学生需对两种采集方式作出比较,并提交手动采集的平均反应时间、DV压缩方式下素材时长与占用硬盘容量的关系等两个实验数据。2、利用教师提供的素材,按照设定题目进行镜头剪接,间接长度必须符合要求、且不得有任何夹帧产生。利用Trim模块进行间及精度调整,通过两种

7、工具实现镜头顺序重组。3、在实验三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过渡特技的叠加,按照命题对过渡特技的三要素进行设定,熟悉各种过渡特技形式。按照命题对镜头施加动态效果,完成关健帧设置。4、按照命题制作运动字幕与滚动字幕,按照国际声规范完成节目声音混合。5、学生自主完成磁带输出与文件输出,实验完毕需提供各种压缩方式下进行文件输出的硬盘占用率数据。二、实验目的1、了解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以及网络化非线性编辑的分工与合作。2、熟练掌握利用非线性编辑手段进行节目制作的流程。3、熟练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采集、素材管

8、理、镜头剪接、特效处理、字幕叠加、音频混合以及成片输出等操作环节。4、既能够独立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完成节目制作,也能够通过网络与他人共享素材协同工作。三、预习要求实验前了解非线性视音频编辑硬件系统及premierepro或premiere6.5非编软件。四、实验设备(软、硬件)非线性编辑工作站非线性编辑软件DV录像机多媒体教学管理系统百兆网络平台五、实验步骤采集与素材管理:手动采集自动采集;素材归档;比较计算手动采集平均延时;计算DV压缩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