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课件.ppt

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课件.ppt

ID:58435623

大小:215.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9-07

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课件.ppt_第1页
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课件.ppt_第2页
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课件.ppt_第3页
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课件.ppt_第4页
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一个人的故事:读过高中的人都知道,小学和初中的数学与高中的相比,难度上简直差了一个量级。在学习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时,只要在课堂上稍稍认真听讲,然后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数学考个70分(都按100分记)以上是不成问题的。可到了高中,想要每次考试考到90分以上(150分的80分),对我这种阿Q的人来说,仅仅靠课堂上稍稍认真听讲,然后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是再也达不到了。因为我发现,每次考试的题目比课本后的习题和老师讲的要难一些,而且量也比较大,仅靠做课本后的习题是再也满足不了需要了,这个时候我就想到了多做题。在学数学的道路上,我一开始选择了很多同

2、学都走的路-----题海战术。题海战术虽然辛苦,但对有些同学来说还是有效的,然而对我不但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反而使我陷入了学数学以来的第一次危机。由于我没有理解题海战术的真谛,以为只要多做题、做难题,考试的时候自然就会考高分,从而忽略了从每个题目中找规律,总结做题后的心得,最终导致我考了有始以来的最低分-----44分那一段时间我很迷茫,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花了大气力学数学却还是比不上别的同学,别人打篮球的时候我在学数学,别人聊天的时候我也在学数学,别人午休睡觉时我也在看数学…..可为什么自己的数学总是学不好呢,难道自己真的不是学数学的料?我开始对自己怀疑了。

3、整天糊里糊涂的想,怎么办?怎么办?正当我消沉的时候,我的好友劲帮助了我,他对我说:“***,你这叫什么学数学,你这是机械运动,一点脑子都不用!”初听的时候我觉得很刺耳像是嘲笑,细细想来又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我就向劲请教。劲是班上和年级的“数学王子”,学习数学很有一套。劲告诉我,数学锻炼的是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只是单纯机械的做题,而不开动脑筋找规律作总结,数学成绩是很难达到优秀的,因为制约你提高的不是你做题的数量,而是你的思想!从劲那儿回来后,我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每做完一个题我都要好好的想想,总结一下,若有心得便用本子记下;遇到自己觉得很经典的题就用本子

4、抄下来,甚至背下来;遇到自己不会的难题,我就问学习好的同学或者老师,并且向他们请教解题的思路。每个星期我都要抽出三四十分钟的时间,用来回味自己这个星期的心得,每次测试我都把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数学纠错本),以防再犯。如此一来,我的数学成绩提高很快,真的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了。一个学期以后,我从44分跃到了85分,虽说离100分以上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可也算一大进步了。后来,我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基本稳定在了85---100分之间,说什么也提高不了了,于是我又找到了劲,请教为什么他每次总能考130以上,而我却只能在85到100之间徘徊。劲告诉我,不

5、管什么学科都是和基础有关的,如果基础不是太好,而想考到很高的分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综合题都是由很多的小问题组成,每个小问题都涉及一个方面,如果想考更高的分,就得打牢基础。听了他的话后,我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又进行了一点调整,对简单的题我不再是要求会做就行,而是要求自己不光会做,而且还要快,强迫自己有意识的提高速度,只有基本的问题熟练掌握了才能应付那种难的综合题。这次我的提高比较慢,因为数学基础涉及到的小方面太多了,象计算能力、因式分解能力、三角公式的变换能力、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以及解题步骤的规范等等,都是我要提高的基础方面。随着一个学期的结束另一个学期的来

6、临,我的数学终于有了再一次的显著提高,这一回,我不光考到了90分以上,而且还经常考到120分以上,直到高考的127分,这对以前的我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从这个同学学数学成绩提高,你有什么感悟?数学基础知识涉及到的各方面小方面太多了,从初中到高中,每次考试每条试题及综合题都是由很多的小问题组成,每个小问题都涉及一个方面,这就是数学中学习时的一个忙点。要想考试考得好,就要懂得夸章夸节、纵横交错的知识联系。本次段考第11、12题涉及到多少个知识点?11.已知方程有三个不等实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ABCD12.若关于x的不等式x3-3x2-9x+2≥m对任意x∈[

7、-2,2]恒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是()A.(-∞,7]B.(-∞,-20]C.(-∞,0]D.[-12,7]本次段考第11、12题涉及到多少个知识点?第11题:(1)函数与方程(2)导数与二次函数,分解因式(3)函数的极大值与极小值(4)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组等等第12题:(1)不等式恒成立的数学思想(2)导数极大值与极小值(3)导数在区间内的最大最小值(4)解不等式函数与方程区间建立函数模型抽象函数复合函数分段函数求根法、二分法、图象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单调性:同增异减赋值法,典型的函数零点函数的应用A中元素在B中都有唯一的象;可一对一(一一映射),也可

8、多对一,但不可一对多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最值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