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课件在中学语文教学运用中的错位

谈多媒体课件在中学语文教学运用中的错位

ID:5848427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6

谈多媒体课件在中学语文教学运用中的错位_第1页
谈多媒体课件在中学语文教学运用中的错位_第2页
谈多媒体课件在中学语文教学运用中的错位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多媒体课件在中学语文教学运用中的错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多媒体课件在中学语文教学运用中的错位与整合所谓多媒体课件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辅助教学的软件。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已成为语文教学备课和研究的一个基本的内容。于是,如何遵循语文教学本身的规律,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使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语文教学现代化服务,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但是,从我所接触到的一些语文课件来看,其使用效果理想的并不是很多。而尤为突出的问题是,设计者对运用课

2、件在许多方面存在程度不同的认识错位现象。一﹑多媒体课件在中学语文教学运用中的错位(一)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思想的错位现代化教学手段同现代教育思想同步协调发展,才能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一些教师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同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混为一谈,以为有了现代化的手段,思想现代化也就必在其中了,从而出现了用落后的思想指导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异常现象。比如,有这样一类课件,其核心内容就是利用计算机来指导学生做一份以选择题为主的试卷。它往往将大量的提问、板书、练习和试卷转换成图像,来代替黑板的作用。其表现形式实质就是简单转换。这样的课件实际上是没有太大

3、的设计使用意义的。其他类似的为利用现代化手段而使用课件,而无利用课件为教学服务的现象还有多种。最主要的如,网上有一个名为《故都的秋》的课件(作者是赵丽岩),内容是:开始屏幕上出现几片枫叶飘然落下的画面,同时打出四个字“一叶知秋”。接着是作者简介,它以移动的方式在屏幕下端出现,由于速度较快,还没等读完简介内容就消失了。然后是北京秋景照片的大展览,最后以提出两个思考题告终。这就是课件的全部内容。那些貌合神离的秋景照片根本无法体现作者的情绪,使文章的格调被破坏殆尽。其实,这节课的设计思路用板书就可以完成,完全没有用课件的必要。更为普遍的现象还

4、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肢解课文,凭借课件这把利刃对课文进行无情的解剖。比如,有一个名为《春》的课件,一会儿是一首诗,一会儿是一幅画,一会儿是一支曲子,破坏了这篇散文的文气,把一篇散文分割得七零八落,也把一节课搞得支离破碎。新《语文课程设计标准(1——9年级)》中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有的教师在一些课中从头至尾都采用多媒体,老师成了电脑操作员,学生则成了多媒体的奴隶,在课堂上根本无暇思考和练习。老师和学生在多媒体面前变得“黯然失色”。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师,而不是教学装置。”[1]因此,不能因

5、为多媒体的使用,教师就沦为点击鼠标的机器,或是课件的讲解员,从而限制了自己的讲课思路,使主导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仅仅在课件的引导下,沿着课件的程序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显然是失败的。所以,随着教育在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的根本性变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会愈来愈普及,而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则必须着眼于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来带动教育思想和整个课堂教学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整体素质。(二)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的错位很显然,在语文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之间,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前者是主,后者是次。

6、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必须始终坚持和体现这一思想。教学目的分为终极目的和次目的。终极目的是精神成长,即培养学生能自由地思想,具有独立的精神和创造能力,并塑造学生崇高的人格。次目的是打开学生思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思维,而不是给学生设置思想围墙。声音和图像既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它们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较而言的优势所在。它不仅能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可以使教学目标多样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不少课件对两者的关系处理得不够恰当。有的手段与目的没有服务关系,互相脱节;有的为手段而手段,音像的使用没有必然性,更没有带来教学效益的提高

7、;有的喧宾夺主,手段成了主体。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例如,有一个名为《天山景物记》的课件,其内容基本都是天山景物的画面展示。通过画面阅读固然能够使学生了解天山的景美物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作为一个被动的观赏者存在。学生与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无从谈起,根本没能调动学生去积极地思维。长时间滥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容易使学生的思考力下降,因为大多数多媒体课件中的知识点与知识点的网状连接,会让学生目不暇接,而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有的甚至一点思考时间也没留,而只顾让学生去欣赏“生动”的画面。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

8、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2]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所以,如果教师讲授内容需要,而且运用多媒体后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这样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