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课件讲课资料.ppt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讲课资料.ppt

ID:58636355

大小:500.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10-13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讲课资料.ppt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讲课资料.ppt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讲课资料.ppt_第3页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讲课资料.ppt_第4页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讲课资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讲课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十八篇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之一。著名的文学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另精通书画。有“雄视百代”的称誉。唐宋八大家北宋回顾作者(7)但少闲人闲人:。2.古今异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指示代词今义:。只是但是,表转折的连词清闲的人默写名句:①作者在本文中描写月下空明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庭下

2、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二、关键句子翻译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013沈阳)(我)脱了衣服想要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于是)高兴地动身出门。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015岳阳)想到没有人我一起交谈取乐的人,就到承天寺找张怀民。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015益阳、2012宿迁、2009泰安)月光照在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015绥化,2013六盘水、宁德、齐齐哈尔、海南、徐州,2012

3、株洲、广安,2011张家界、临沂)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三、内容探究1.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运用的手法,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复杂的思想情感。(2015益阳)2.请品析本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妙处。(2015绥化)答: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喻成“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喻成“藻、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借景抒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自我排

4、遣的达观3.请结合全文,说说“闲人”包含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2015岳阳)答: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赏月的欣喜,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自我排遣的旷达。四、拓展延伸1.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答: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自我排遣的达观。2.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

5、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答:示例: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金题演练一、(2015重庆A)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4题。(15分)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月色入户()(2)欣然起行()(3)念无与为乐者()(4)水中藻、荇交横()门高兴考虑,想到交错纵横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

6、人如吾两人者耳。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B.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C.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物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解析】根据课文内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写的庭中的景物可知,这句中提到的“水”并不是庭中有水,而是月光如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D项

7、错误。【答案】D4.文中“闲人”一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4分)【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情感表达的把握能力。首先,结合文章题干要求,必须明确闲人表达了苏轼的哪些复杂情感,结合课文可知,“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复杂情感。然后,结合所给例句,选择一种情感,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被贬谪的背景进行理解和阐述即可,注意语言要简洁流畅,表述要合理。【答案】示例: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