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静压桩施工工艺.doc

锚杆静压桩施工工艺.doc

ID:58646682

大小:1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0-16

锚杆静压桩施工工艺.doc_第1页
锚杆静压桩施工工艺.doc_第2页
锚杆静压桩施工工艺.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锚杆静压桩施工工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特别是锚杆四周的混凝土必须平整,以利反力架安装。3,3压桩施工(1)压桩之前要先...锚杆静压短桩应用于新建工程具有如下优点:(1)可以缩短工期。由于这种方法是在房...锚杆静压桩施工工艺一、静压桩施工1、对静压桩施工的要求(1)静力压桩与锤击相比具有无噪音、无震动、无污染、安全等优点,但在饱和软粘土地区压桩与打桩一样,都可能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2)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以保证在沉桩过程中场地无积水,施工用水、用电已接入到施工现场规定之处。(3)检查打桩机械设备、起重机具、压力表等。(4)压桩机安装必须按设备说明书和有关规定程序进行。(5)启动门架支

2、撑油缸,使门架微倾15度,以便插预制桩。(6)当桩尖插入桩位后,微微启动压桩机油缸,待桩入土至50厘米时,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然后再启动压桩机油缸,把桩徐徐压下,施工速度一般控制在2米/分钟以内即可。(7)当压桩力已达到两倍设计荷载或桩端已达到持力层时,应随时进行稳压。(8)压桩施工时,应派专人或开启自动记录设备,做好沉桩施工记录。(9)沉桩施工前,应先试桩。试桩数量不少于两根,以确定贯入度及桩长,并校验压桩设备和沉桩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实际要求。  2、静压桩施工工艺流程静压桩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桩机就位→起吊预制桩→稳桩→压

3、桩→接桩→送桩→检查验收→转移桩机。锚杆静压桩施工工艺(1)施工新增承台时,预留好压桩孔或在原承台开凿压桩孔,预埋或后植入压桩锚杆;(2)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安装压桩架;(3)采用千斤顶压桩,压桩过程必须连续,压桩过程中应保持桩段垂直,压桩力不能超过设计最大压桩力;(4)预制桩每节桩长2~2.5m,接桩见大样;(5)压桩至设计要求时,进行封桩,向压桩孔内灌入C25混凝土,在桩顶用钢筋与锚杆对角交叉焊牢,然后再浇注早强混凝土。3、静压桩施工准备(1)施工前,场地要达到“三通一平”要求,使施工桩机设备能顺利进入施工现场。(2)熟悉施工图纸,参加设计图会

4、审,做好施工放线工作。编好桩位号和压桩行走路线程序等各项准备工作。(3)做好现场清理地下空间障碍物工作,如旧建筑物的基础防空洞、地下管线等。(4)为做好静压桩施工控制,必须备足必要的测量仪器。  4、静压桩的验收、起吊、搬动、堆放(1)预制静压桩大多由专业厂生产供应,进场后应与监理单位共同按“预制钢筋砼方桩(04G361)”和设计图纸及《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对静压桩进行验收,并要生产厂家提供预制方桩合格证、检测报告等有关质保资料。(2)预制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强度达到100%方可运输。桩在起吊和搬运时

5、,必须做到平衡,不得损坏。水平吊运可采用二点起吊,吊点距桩端0.207L(L为桩长);一点起吊,吊点距桩端0.29L(L为预制桩长,在10米)(3)预制钢筋砼方桩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面平整、密实,掉角深度不超过10毫米,局部蜂窝和掉角的缺损面积不得超过全部桩表面积的0.5%,并不得过分集中;砼的收缩裂缝深度不得大于20毫米,宽度不得大于0.15毫米,横向裂缝长度不得超过边长的1/2;桩顶与桩尖处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或掉角。(4)预制静压桩的堆放 预制静压桩的堆放场地要求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沉陷。堆放层数不得超过4层,不同规格的桩应分别堆放

6、在不同地方。堆放必须二点垫高、垫平、垫实。垫点为0.21L,要求垫点对齐。二、静压桩质量控制  1、静压桩沉桩时,压桩的压力要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通过对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平均值和标准贯入试验N值评估沉桩的可能性,选择好压桩机械设备。2、根据地质条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以及布桩密集程度等因素,压桩机应按定额总重量配制压重,压机的重量(不含静压桩机大履和小履重量)不宜小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2倍。3、油压表必须经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并有鉴定合格证。4、静压桩沉桩控制应按设计标高,压桩力和稳压下沉量相结合的原则,并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5、桩端进

7、入坚硬、硬塑粘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土层时,静压桩的压桩力为主要控制指标,桩端标高在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可作为辅助控制指标。6、静压桩桩端进入持力层,达到综合确定的压桩力要求,但未达到设计标高时,宜保持稳压1~2分钟,稳压下沉量可根据地区经验确定。7、静压桩施工过程中,不得任意调整和校正桩的垂直度,避免对桩身产生较大的次生弯矩。静压桩穿越硬土层或进入持力层的过程中,除机械故障处,不得停止沉桩施工。8、压桩过程中,应检查压力、桩的垂直度、接桩间歇时间、桩的连接质量及压入深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