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第7章 机械装配基础ppt课件.ppt

机械制造技术第7章 机械装配基础ppt课件.ppt

ID:58763725

大小:2.09 MB

页数:78页

时间:2020-10-03

机械制造技术第7章  机械装配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机械制造技术第7章  机械装配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机械制造技术第7章  机械装配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机械制造技术第7章  机械装配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机械制造技术第7章  机械装配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第7章 机械装配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7章主要内容及要求本章主要讲述机械装配的基本概念、装配尺寸链的计算、保证产品装配精度的方法等。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对机械装配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具备装配工艺制订与实施能力。第7章目录7.1机械装配概述7.2装配尺寸链7.3保证产品装配精度的方法7.4产品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习题7.1机械装配概述1.装配的概念任何机器都是由若干零件、组件和部件组成。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组件和部件进行接合,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把零件、组件装配成部件的过程称为部件装配,零件、组件和部件装配成为最终产品

2、的过程称为总装配。2.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1)清洗机械产品一般都比较精细,其精度要求都在毫米以下。任何微小的脏物、杂质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尤其是对于轴承、密封件、精密偶件、相互接触或相互配合的表面以及有特殊清洗要求的零件,稍有杂物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所以,装配前对零件进行清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2)联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结合在一起的工作称为连接。连接方式一般有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可拆卸联接在装配后可以很容易拆卸而不致损坏任何零件,且拆卸后仍可重新装配在一起。常见的可拆卸连接有螺纹联接、键联接和销

3、联接等。不可拆卸联接在装配后一般不再拆卸,如果拆卸会损坏其中的某些零件。常见的不可拆卸联接有焊接、铆接和过盈联接等。(3)校正、调整与配作校正是指产品中相关零、部件间相互位置的找正,找平并通过各种调整方法以保证达到装配精度要求。调整就是调节相关零件的相互位置,除配合校正所做的调整之外,还有各运动副间的间隙,如轴承间隙、导轨间隙、齿轮齿条间隙等的调整。配作是指配钻、配铰、配刮、配磨等在装配过程中所附加的一些钳工和机加工工作。如连接两零件的销钉孔,就必须待两零件的相互位置找正后再一起钻铰销钉孔,然后打入定

4、位销钉,这样才能确保其相互位置正确。(4)平衡对于转速高、运动平稳性要求高的机器(如精密磨床、内燃机、电动机等),为了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因旋转件质量不平衡产生的离心惯性力而引起振动,装配时必须对有关旋转零件进行平衡,必要时还要对整机进行平衡。平衡的方法分为静平衡和动平衡,对于长度比直径小很多的圆盘类零件,一般采用静平衡;而对于长度较大的零件,如机床主轴、电机转子等则要用动平衡。对旋转体的不平衡量可采用下述方法纠正:①用钻、铣、磨、锉、刮等方法去除质量;②用补焊、铆接、胶接、喷涂、螺纹连接等方式加配质量

5、;③在预设的平衡槽内改变平衡块的位置和数量(如砂轮的静平衡)。(5)验收试验产品装配好后应根据其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全面的验收试验,各项验收指标合格后才能涂装、包装、出厂。产品不同,其验收技术标准也不同,验收试验的方法也就不同。除上述装配工作外,油漆、包装等也属于装配工作。3.装配的组织形式在装配过程中,应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装配要求、产量大小等因素合理确定装配的组织形式。装配工作组织得好坏对装配效率的高低、装配周期的长短均大有影响。(1)固定式装配固定式装配即产品固定在某一工作地装配。装配时产品不移动,

6、对时间的限制较松,校正、调整、配作较方便,但产品装配周期较长,效率较低,工人的技术要求也较高。它一般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产品、装配精度要求很高的产品以及重型而不便移动的产品装配。(2)移动式装配移动式装配,是将产品或部件置于装配线上,通过连续或间歇的移动使其顺次经过各装配工作地以完成全部装配工作,有固定节奏和自由节奏两种方式。移动式装配的特点是较细地划分装配工序,广泛采用专用设备及工装,生产率高,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低,质量容易保证,多用于大批量生产。4.装配精度装配精度是装配工艺的质量指标,可根据机器

7、的工作性能来确定。正确的规定机器和部件的装配精度是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也影响产品制造的经济性。装配精度是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也是选择合理的装配方法和确定零件加工精度的依据。所以,应正确规定机器的装配精度。(1)零部件间的配合精度和接触精度零部件间的配合精度是指配合面间达到规定的间隙或过盈的要求,它影响配合性质和配合质量,已由国家标准《极限配合》来解决。例如:轴和孔的配合间隙或配合过盈的变化范围。零部件间的接触精度是指配合表面、接触表面和连接表面达到规定的接触面积与接触点

8、的分布情况。它影响接触刚度和配合质量,例如:导轨接触面,锥体配合和齿轮啮合处等,均有接触要求。(2)距离精度距离精度是指相关的零部件的距离尺寸精度,如车床主轴与尾座的等高性精度、钻模夹具中钻套孔中心到定位元件工作面的距离尺寸等。此外,距离精度还包括配合面之间的配合间隙或过盈量、运动副的间隙要求(如导轨间隙、齿侧间隙)等。(3)相互位置精度装配中的相互位置精度是指相关零部件的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及各种跳动等。例如台式钻床主轴轴线对工作台台面的垂直度、车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