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诗歌比较鉴赏学案精品版.pdf

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诗歌比较鉴赏学案精品版.pdf

ID:58786795

大小:108.8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29

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诗歌比较鉴赏学案精品版.pdf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诗歌比较鉴赏学案精品版.pdf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诗歌比较鉴赏学案精品版.pdf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诗歌比较鉴赏学案精品版.pdf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诗歌比较鉴赏学案精品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诗歌比较鉴赏学案精品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师推荐⋯⋯⋯⋯⋯⋯⋯⋯⋯⋯⋯⋯⋯⋯⋯⋯⋯⋯⋯考点五诗歌比较鉴赏(对应学生用书第117页)题型特点解题模板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在2014年考查频率较高,2015年和2016年全国卷中均有一套试卷保持对该题型的考查方式,命题角度、考查形式稳定,依然是课外诗歌与课内诗歌的比较鉴赏。特别指出的是2016年全国卷Ⅲ的两道题目,均为比较鉴赏题。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表面看来较难把握,实则有规律可循,这种题型一般是命题人用两首诗歌考查一个考点,故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和单纯一首诗鉴赏的命题角度基本相同,都从诗歌的意象

2、、意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方面设置题目。设题上基本是遵循“整体把握,寻同求异,辨同析异”的原则,即所选诗歌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考生在做题时应该把握住比较鉴赏的方法——寻找“求同”和“求异”两类关键词,用“相同”去鉴赏“不同”,也就是所说的存“同”赏“异”。意象、意境比较鉴赏本题型往往考查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或同一描写对象的比较。比较鉴赏既可以比较相同意象表现的不同情感,也可以比较不同意象呈现的相近场景。一方面,相似的环境可以表现有差别的情感;另一方面,相同的情感又可用不同的环境来表现。在这一点上,比较鉴赏开拓了人

3、们认识情景关系的新格局。1⋯⋯⋯⋯⋯⋯⋯⋯⋯⋯⋯⋯⋯⋯⋯⋯⋯⋯⋯⋯⋯⋯⋯名校名师推荐⋯⋯⋯⋯⋯⋯⋯⋯⋯⋯⋯⋯⋯⋯⋯⋯⋯⋯⋯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离开意象,无以谈意境。故在古典诗词中,意象是起点,意境是终点。比较鉴赏时要注意:披“象”入“意”,由“象”至“境”。1.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导学号:35900075】清明呈馆中诸公高启①②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③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④⑤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注】①杏酪: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

4、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②分香:宫廷按例分给宫女香粉、香囊等饰品。③白下:金陵。④卞侯墓:卞侯即晋朝的卞壸,他曾任尚书令,忠恪勤事,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⑤卢女:即莫愁,古代善歌貌美的女子。与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一诗相比,本诗所描写的清明景物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求异的角度来看,高诗写“新烟着柳、杏酪分香、山皆绕郭、迷芳草、映落花”,表现了生机勃勃的清明图景。杜诗写“雨纷纷、路上行人、借问酒家”,表现了凄迷哀伤的清明图景。从景物和情感角度来看,高诗中“喜得、醉京华”,直接表达了喜悦的心情,由此可推知前三联的景物应是美景,诗人借景抒情,志得意满。杜诗中“欲断魂、牧童遥指”,表达了冒雨赶路、雨湿身冷的困窘之态,心情凄冷哀伤,由此可推知诗中的景物应是哀景。【答案】高诗开篇描写了

6、一幅生机蓬勃、吉祥如意的清明图景:御柳笼烟,禁垣垂杨,被软软的春风,吹得柳枝横斜,拂水依水,青山白水环绕金陵;宫人们都捣了杏仁,做了醴酪;宫女们都分得名香,佩上香囊,在祥和的气氛中迎接清明。杜诗开篇描写一幅凄迷哀伤的清明图景:春寒料峭,细雨纷飞,绵绵不绝,行人冒雨赶路,雨湿衣衫,心情凄哀。两首诗所描写的景物及景物的特征均不同,2⋯⋯⋯⋯⋯⋯⋯⋯⋯⋯⋯⋯⋯⋯⋯⋯⋯⋯⋯⋯⋯⋯⋯名校名师推荐⋯⋯⋯⋯⋯⋯⋯⋯⋯⋯⋯⋯⋯⋯⋯⋯⋯⋯⋯渲染的氛围也不相同,所蕴含的情感也截然不同。语言比较鉴赏语言比较鉴赏主要分微观语言比较题和整体风格比较题两类。其中对“字词句”

7、型的微观语言比较题主要通过“炼字题”在单首诗歌内进行比较。但对于不同诗歌语言风格的比较却屡有考查。风格类试题主要是就诗歌、诗人的整体风貌而言。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双调·蟾宫曲自乐[元]孙周卿①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②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选自《太平乐府》)【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