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荐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pdf

教育部推荐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pdf

ID:58790099

大小:89.4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29

教育部推荐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pdf_第1页
教育部推荐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pdf_第2页
教育部推荐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pdf_第3页
教育部推荐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部推荐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部推荐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初中课外阅读推荐书目(10部)4、《呐喊》鲁迅1、《西游记》吴承恩5、《女神》郭沫若2、《水浒》施耐庵6、《子夜》茅盾3、《朝花夕拾》鲁迅7、《家》巴金4、《骆驼祥子》老舍8、《雷雨》曹禺5、《繁星·春水》冰心9、《围城》钱钟书6、《鲁滨孙漂流记》(英)笛福10、《谈美书简》朱光潜7、《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11、《哈姆莱特》莎士比亚8、《名人传》(法)罗曼·罗兰12、《堂·吉诃德》塞万提斯9、《童年》(俄)高尔基13、《歌德谈话录》艾克曼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奥斯特洛1

2、4、《巴黎圣母院》雨果夫斯基15、《欧也尼·葛朗台》巴尔扎克高中课外阅读推荐书目(20部)16、《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1、《论语》18、《普希金诗选》普希金2、《三国演义》罗贯中19、《老人与海》海明威3、《红楼梦》曹雪芹20、《泰戈尔诗选》泰戈尔对联的基本知识第一节对联的称谓对联简称对,俗叫对子或联语,后以多贴在互相对称的柱子上,又叫楹联(楹即柱子)或楹帖,楹帖又分春帖、婚帖、喜帖等。它的单位叫副,因它分上下联互相对称,像人的肾脏那样叫一副、两副等,以区别于文章叫篇、诗词叫首、日记或新闻叫则。上联叫出句,下联叫对句

3、。我们对别人的出句或写作对联都可以叫做“对对”,因为都得先出上联然后对以下联;当然也可以先出下联,再对上联。第二节对联的作用对联的应用范围,是多方面的,宽广的:从种类说,由春联一种逐渐发展到贺婚祝寿,交际装饰,吊丧悯死等十多种类;从阶层爱好说,先有皇帝至将相,逐步扩大到平民百姓,三教九流,七十二行,不分阶级阶层,不分贫贱富贵,人人都喜欢使用情趣各异的对联,从张挂场所说,由皇帝的宫殿苑囿到监狱牢门,由富户的高堂华厦到民众的小庐茅舍,以至祠庙寺观,亭台楼阁,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清泉仙窟,门房书室,卧室案头,商场工肆,店铺

4、坊馆,甚至戏台神座,香炉花灯,箔柜仓库,猪栏牛舍等等莫不悬挂长短不一,;...千姿百态的对联。第三节对联的种类划分如果从内容广泛来分类,可分多类,现择取主要的五类叙述于下。一、写景状物类描写壮丽风景,向为人们赏心悦目之举;绘状佳美事物,亦为人们雅兴志趣之事。历代写景状物之联,不乏绘影绘声、维妙维肖的佳作。如:瘦西湖月观郑板桥亲书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把最常见的景物形象得肖妙而灵活。又如书生妙对乡绅联,乡绅出句:“竹笋如枪,乌鸦焉能尖上立?”声言对不了,要立即驱逐,不得在他乡教书。书生接口对道:“兰枝似箭,黄

5、蜂偏向利中行。”针锋相对巧捷之至。二、叙事咏物类我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故事史迹很多,可以记叙咏怀者不少,历代文人给我们留下这类对联亦众,对评述古人,体察社会,启迪后人,都大有好处。如关岳庙联:“义存扶汉三分鼎;志在平金一片心。”述而有评、简练有力。三、抒情言志类人是有思想感情,有志趣理想的,存之于内,必发于外,笔墨所到,自然流露,它可见于各类对联,亦可有它专类。如林则徐在流放中言志联:“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新云。”明显地表明他的抱负,渴望东山再起。又如冯玉祥将军叙志联:“头可断,身可杀,民族斗争不可屈;

6、将非骄,卒非惰,外交妥协岂非忧。”四、格言哲理类人们为了策励自己和劝勉别人,常制订一种治学立业,修身处世的守则,或满含哲理,意味深长的语句,以对联形式见之,称为格言哲理联,如吴敬梓叙世名句:“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非难。”五、讽刺讨檄类这类主要出自被压迫者被剥削者在对压迫者剥削者的尖税矛盾得不别解决时,辄以对联形式讽刺檄讨,以惩儆统治者压迫者的恶行罪愆。如老百姓讽县令联:“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寅属虎,全需鸿犬牛羊。”清时一个县令叫王寅的,群众嵌名作这联贴在官府门旁,指出他贪暴之心。第四节对联

7、的种种形式对联是文艺作品中表现艺术和结构多式多样的一种,它的上下联内容构成,有着可遵的规律,这种规律大约有:并列关系、转折关系、连贯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造反关系等。对联体现这些关系的几种主要形式有:一、正对是对联中最大量的,它的内容构成主要是并列关系,上下联内容相似、相近或相关,各类字词工整相对。但是内容不可相同,同义的实词不可相对。如安徽白龙庙联:“龙藏巨海秋云淡;鸟宿荒冈夜月寒。”二、反对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变换)关系,目的关系,但上下联意思是相反的,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所用的词语也多是反义的。如:“

8、旧社会天灾人祸;新时代国泰民安。”“昔日一贫儒诵经拜佛;今乘驷马车放火杀人”等。三、串对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来说,上下联独立起来都无意义。至少意义不全。所以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试看一副眼镜店联:“悬将小日月;照彻大乾坤。”上联是因,下联是果,由悬眼镜到看见东西是递进。还有《碾玉观;...音》中崔宁吃了酒的联语:“三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