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doc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doc

ID:58835684

大小:18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24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doc_第1页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doc_第2页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doc_第3页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21%78%0.03%0.94%0.03%(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约占原空气体积的1/5。原因: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压强减小;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d、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气密性不好;红磷

2、量不足;未冷却完全就打开止水夹。②液面上升大于1/5原因:插入太慢,热空气跑出;未夹紧弹簧夹。③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④磷的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冷却;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防止空气污染(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和烟尘(建筑施工)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可吸入颗粒物等。(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3、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空洞(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酸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3.氧气(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现象中不需标明产物名称)物质现象碳空气中:在空气中保持红热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使澄

4、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磷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白烟硫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铝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3)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硫的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磷的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使

5、热的气体迅速冷却(4)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镁在空气中可以燃烧。(5)铁丝为何绕成螺旋状?(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6)为何要绑一根燃着的火柴?(引燃铁丝。)为何不能立即插入:(防止火柴耗氧气太多,降低氧气浓度)。为何由上往下插入:(防止氧气受热膨涨逸出)。(7)铁丝为什么不能燃烧?(氧气浓度不够,生锈、铁丝太粗、未绕成螺旋状、温度未达到着火点等)(8)影响燃烧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氧气的制备:A、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氮气的沸点低是

6、物理变化)优点:原料廉价,成本低,来源广,可大量生产。B、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氯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1)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分: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分:1、排水集气法(不易溶于水、难溶于水的气体)2、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3、向下排空气法(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①固+固需加热;②固+液不需加热收集装置:

7、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排水法:难溶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如氧气、氢气),用排水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向下排空气法:比空气的密度小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气体(如氢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6)氧气向上排空气法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排水法收集氧气满的标志:集气瓶口产生大量气泡检验氧气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8、)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b、注意点①用外焰加热;集中在药品底部加热;酒精灯中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三分二;先预热再集中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斜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中上部处(离试管口三分之一)④试管内导管不能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