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固态相变ppt课件.ppt

金属固态相变ppt课件.ppt

ID:58901372

大小:2.46 MB

页数:94页

时间:2020-09-29

金属固态相变ppt课件.ppt_第1页
金属固态相变ppt课件.ppt_第2页
金属固态相变ppt课件.ppt_第3页
金属固态相变ppt课件.ppt_第4页
金属固态相变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属固态相变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金属固态相变概述:固态相变---金属性能的多样性:例:---应用范围广。“变”---就可利用之,“不变”-此材料难堪大用。---各种强化手段:位错、第二相、固溶、细晶加之金属的性能均衡---金属材料广泛应用。本章简介固态相变的特点、类型、过程;主要介绍钢的热处理原理第1节固态相变的特点相变有其共同规律:如1、热力学---驱动力---能量差---能量降低是自发过程。2、过程:形核、长大固态相变有其自身规律:母相为固态---引出各种特点:外观形状确定,基本不变;切变强度较大;扩散较难。一、相变阻力大:1、新生界面---导致界面能升高---

2、驱动力降低。相变初期界面能升高占主导,界面长大后,体积自由能降低占主导;2、相变时体积变化:胀或缩---受母相约束---即应变能---此为固态相变新增能量---导致驱动力降低;3、扩散难---难以均匀化。二、新相与母相界面上原子排列易保持一定匹配关系:匹配越好,界面能增量越少。三、新相晶核与母相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四、新相常在母相一定的晶面上形成:惯习面、惯习晶向---惯习现象五、母相晶体缺陷对相变起促进作用:位错、空位、晶界、亚晶界、孪晶---等处自由能高,不稳定,相变驱动力较大。六、易出现过渡相:亚(介)稳定相。原因:固态相变阻力

3、大,扩散难---在母相和新相间起协调、妥协的作用(结果)。不是非此即彼。社会、人类相似。母相---较不稳定相(接近母相)---较稳定相(接近新相)---稳定新相第2节固态相变的基本类型分类方法很多,P174之表9-1(解析之)1、扩散型相变:形核、长大---依靠原子长距离扩散完成---即相界面的扩散、移动来完成:扩散是控制因素。相界面:非共格,无严格的晶体学对应关系例:钢的共析相变2、半扩散相变:介于前二者之间的过渡型相变。例:钢的贝氏体转变:A---B(B=F+Fe3C)即:A---F为切变,非扩散型,C的析出(C---Fe3C)为扩散型

4、相变3、非扩散相变:新相的生成不是靠扩散,而是以类似塑性变形过程中的滑移、孪生的形式---产生切变和转动而进行的---又称“切变型相变”。相变过程中,原来的原子有规则的、协调一致地变为新相,新相—旧相之界面是共格的。相变前后各原子间的相邻关系不发生变化,成分也不变。集体或整体改组.例:钢的淬火:A---M,又称马氏体相变第3节固态相变的形核与长大不讲。基本概念略提。1、热处理:是指将钢在固态下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钢的组织结构,获得所需要性能的一种工艺.为简明表示热处理的基本工艺过程,通常用温度—时间坐标绘出热处理工艺曲线。第4节钢的固态

5、转变 (钢的热处理原理)热处理分类—“四把火”热处理原理:描述热处理时钢中组织转变的规律称热处理原理。热处理工艺:根据热处理原理制定的温度、时间、介质等参数称热处理工艺。(a)940淬火+220回火(板条M回+A‘少)(b)(c)(d)940淬火+820、780、750淬火(板条M+条状F+A’少)(e)940淬火+780淬火+220回火(板条M回+条状F+A‘少)(f)780淬火+220回火(板条M回+块状F)20CrMnTi钢不同热处理工艺的显微组织一、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加热是热处理的第一道工序。加热分两种:一种是在A1以下加热,不发

6、生相变;另一种是在临界点以上加热,目的是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称奥氏体化。组织遗传性。热惯性。加热目的:“热透”,均、细A.(一)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奥氏体化也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分为四步。现以共析钢为例说明:(1)奥氏体晶核形成:首先在与Fe3C相界形核。(2)奥氏体晶核长大:晶核通过碳原子的扩散向和Fe3C方向长大。(3)残余Fe3C溶解:铁素体的成分、结构更接近于奥氏体,因而先消失。残余的Fe3C随保温时间延长继续溶解直至消失。(4)奥氏体成分均匀化:Fe3C溶解后,其所在部位碳含量仍很高,通过长时间保温使奥氏体成分趋于均匀。亚共析

7、钢和过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与共析钢基本相同。但由于先共析或二次Fe3C的存在,要获得全部奥氏体组织,必须相应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二)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其控制1.晶粒大小的表示方法:平均粒径、单位面积(体积)晶粒数、评级法:通常分为8级,1级最粗,8级最细。2.奥氏体晶粒度的概念●奥氏体化刚结束时的晶粒度称起始晶粒度,此时晶粒细小均匀。随加热温度升高或保温时间延长,奥氏体晶粒将进一步长大,这也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奥氏体晶粒长大过程与再结晶晶粒长大过程相同。在给定温度下奥氏体的晶粒度称实际晶粒度。加热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倾向称本质晶粒度(

8、粗、细)。3、奥氏体晶粒大小的控制⑴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晶粒粗大.⑵加热速度:加热速度越快,过热度越大,形核率越高,晶粒越细.⑶钢的化学成分:1)C: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