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米精编中考历史复习考点14《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docx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复习考点14《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docx

ID:58923780

大小:72.4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18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复习考点14《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docx_第1页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复习考点14《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docx_第2页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复习考点14《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docx_第3页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复习考点14《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docx_第4页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复习考点14《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复习考点14《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推荐⋯⋯⋯⋯⋯⋯⋯⋯⋯⋯⋯⋯⋯⋯⋯⋯⋯⋯⋯考点14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考点描】中国近代科学技与思想文化【真演】1.(2016?泰安)复被迅先生称中国“十九世末最敏感的人”,因他()A.提出了“夷技以制夷”的思想B.主民主共和思想C.提出“自”“求富”的主D.宣“物天”点2.(2016?泰安)魏源著的《海国志》:“夷之技有三:一,二火器,三养兵兵之法.”魏源此三点极力推崇.表明魏源的救国主是()A.学西方的先事技B.主学西方先的政治制度C.学方式先的思想文化D.行改革3.(2015?湖北孝感)中国学校教育始于同治五年

2、,最早由左宗棠在福州船政学堂施,初称“教育”,1917年改称“教育”。戊戌法期,清政府改科,八股,大力教育,的_______成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的高等学府。()A.京大学堂B.北京大学C.学堂D.京同文【复】一、1.1926年,在世界化学界炸响了一声春雷:在美国城的万国博会上,一种由中国生的“三角”牌碱荣了金章,从而打破了欧美国家制碱技的断。位穿了断集的壁、中民族来福音的化学家是()A.詹天佑B.侯德榜C.徐悲D.魏源2.“是何以作?以夷攻夷而作⋯⋯夷技以制夷而作”。里的“是”指的是()A.《天演》B.《四洲志》C.《愚公移山》D.《海国志》3.下列近代科技文

3、化成就出的先后序是()①京路全通②侯德榜制出碱③魏源成《海国志》④复述《天演》1⋯⋯⋯⋯⋯⋯⋯⋯⋯⋯⋯⋯⋯⋯⋯⋯⋯⋯⋯⋯⋯⋯⋯名校名推荐⋯⋯⋯⋯⋯⋯⋯⋯⋯⋯⋯⋯⋯⋯⋯⋯⋯⋯⋯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③①④②D.④①③②4.今天,铁路四通八达,方便人们的出行。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设计者是()A.侯德榜B.张謇C.李四光D.詹天佑5.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天演”“物竞”“天择”等术语频频见诸当时的报纸杂志,许多人甚至用这些词汇来取名,表示信奉进化论。这反映了下列哪位历史人物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A.严复B.魏源C.林则徐D.詹天佑

4、6.下列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京师大学堂的创办②科举制度的废除③《申报》的创办④《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③①②D.③②④①7.《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宣传了同样的主题,此主题的核心是()A.歌颂祖国山河B.宣传抗日救亡C.追求革命理想D.反对黑暗统治8.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叙述与北京大学历史不符的是()A.其前身是京师大学堂B.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C.是近代著名的五四运动的发源地D.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9.以下相关搭配不合理的一项是()A.鲁迅——《孔乙己》B.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5、C.徐悲鸿——《愚公移山》D.聂耳——《黄河大合唱》10.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这项制度开始和结束的朝代分别是:()①隋②唐③明④清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1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探索史、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句话中的“书”指的是哪一著作?其作者是谁?据材料概括该书的主张。2⋯⋯⋯⋯⋯⋯⋯⋯⋯⋯⋯⋯⋯⋯⋯⋯⋯⋯⋯⋯⋯⋯⋯名校名推荐⋯⋯⋯⋯⋯⋯⋯⋯⋯⋯⋯⋯⋯⋯⋯⋯⋯⋯⋯(2)他是江南通人,是1894年科考的状元,却弃官

6、从商。此人是?他的厂名称是?(3)中国人自己和施工的第一条路干的名称是什么?和修建一路的杰出工程是?(4)写出我国第一个全国模的革命政党的名称。(5)写出我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的名称。它是哪一事件保留的唯一成果?12.救亡存,近代先的中国人提出了各自的主。材料,回答。材料一“其列甚之国,指掌形,可奇。⋯⋯方今急防,疲氓未息肩。苦心著此,搜有年。”材料二“以天演体,而其用有二:曰物,曰天⋯⋯物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于天。天者,物争焉而独存⋯⋯”——《天演》材料三“西洋人因德两先生,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两先生才3⋯⋯⋯⋯⋯⋯

7、⋯⋯⋯⋯⋯⋯⋯⋯⋯⋯⋯⋯⋯⋯⋯⋯⋯名校名推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新青年》(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奇书”的名称、作者及编写目的。(2)材料二宣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一观点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4)概括以上救国主张在方法上的共同点。(5)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说说你对改革的两点看法。考点14参考答案4⋯⋯⋯⋯⋯⋯⋯⋯⋯⋯⋯⋯⋯⋯⋯⋯⋯⋯⋯⋯⋯⋯⋯名校名推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